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华柿1号’为母本,以‘罗田甜柿’和部分完全雄性柿种质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及胚抢救技术获得F1代新种质;进而,利用柿(Diospyros kaki Thunb.)中已开发的SSR引物在已知系谱关系的材料中筛选出用于杂种鉴定的引物,并将筛选出的引物用于未知系谱关系材料的系谱推断;此外,还对F1代试管苗的移栽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试验表明,供试三个雄性种质(‘罗田甜柿’、雄株8号和雄株10号)花粉均具有正常的萌发能力,萌发率依次为41.6%、38.5%、45.2%,且与‘华柿1号’柱头亲和力较强,三个组合座果率依次为60.9%、66.1%、80.2%。2.应用胚抢救技术获得以‘华柿1号’为母本,以‘罗田甜柿’和完全雄性柿种质为父本的3个杂交组合的F1代杂种试管苗941株。包括:‘华柿1号’ב罗田甜柿’(148株),‘华柿1号’×雄株8号(301株),‘华柿1号’×雄株10号(492株);现有85株杂交苗准备移栽大田。3.在进一步优化SSR-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出6对可用于柿F1代杂种鉴定的SSR引物。其中3对可用于‘磨盘柿’、‘宝盖甜柿’、‘鄂柿1号’、‘罗田甜柿’四个未知系谱关系材料的系谱推断,结果表明‘宝盖甜柿’、‘鄂柿1号’可能是‘磨盘柿’((?))和‘罗田甜柿’((?))杂交后代,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