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大港滩海张东地区油气勘探具“井少、井距大、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提出地震地质综合预测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开展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综合研究,强调地质概念、模式和认识的指导作用对岩性油气藏储层的准确预测和精细描述十分关键。本文以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地震、测井、岩心等多项资料对研究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界面进行识别,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张东地区沙河街组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及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沙河街组沉积相标志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时空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沙二段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为有利储层。在精细储层地质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开展了地质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研究,认为张东构造被张东断层分割为南、北两个断鼻圈闭,断鼻内部发育北东东走向、东西走向次级断层,将南、北两断鼻进一步分割成多个断鼻。针对有利含油层沙二段发育砂泥岩薄互层的特点,开展了砂泥岩薄互层正演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的层段波形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岩心相、测井相与地震反射特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化。开展的井旁地震道频率属性特征与层序内部结构的关系的研究表明,张东地区沙二段发育的水退和水进两个中期旋回与中低频整体的分布趋势存在着较明显的对应关系,而沙二段低级次的层序则与较高频时频分布特征相符。针对张东地区目的层段砂泥岩速度差别不大、阻抗相互叠置的难点,利用伽马曲线的阻抗重构技术提高对薄互层储层预测的能力,对储层纵向的演化和平面上的分布的描述与地质认识基本相符。地质概念、模式和认识指导和约束下的地震相分析、时频分布研究、地震分频解释、储层地震反演和含油气检测等多手段联合的综合储层预测,并结合对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的分析,认为下降盘张海6东断鼻构造和张28斜2北断鼻构造沙二段发育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为含油的有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