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旨在探讨重症痤疮患者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重症痤疮的辨病-体-证思路积累基础,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重症痤疮患者信息调查表,对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确诊为重症痤疮患者进行临床一般资料、中医证候、体质类型等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分析重症痤疮患者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
结果:
1.本次调查的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6人,占62.3%,女性患者有40人,占37.7%,患者好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6-20岁,从性别结构来看,25岁以下患者,以男性为主,25岁以上患者,以女性为主。
2.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
3.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医证候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痰瘀互结型>热瘀互结型>阴虚火旺型>肺胃热盛型>气滞血瘀型。病程≤2年的患者与热瘀互结证有相关性,病程2年-4年的患者与肺胃热盛证有相关性。
4.106例重症痤疮患者,湿热质、痰湿质与热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相关,阳虚质、气虚质与痰瘀互结证相关,阴虚质与阴虚火旺证相关,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相关。
结论:
1.重症痤疮患者性别结构的分布与发病年龄、面部皮损分布、痤疮加重诱发因素相关。
2.重症痤疮患者证候以痰瘀互结为主,证候的分布与病程有相关性。
3.重症痤疮患者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最为常见,其次是痰湿质。突出了岭南地区患者发病特点。
4.重症痤疮患者中,湿热质、痰湿质为肺胃热盛、热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的易感体质,阳虚质、气虚质为痰瘀互结证的易感体质,阴虚质为阴虚火旺证的易感体质,血瘀质为气滞血瘀证的易感体质,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开展辨病-体-证诊疗的个体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旨在探讨重症痤疮患者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治疗重症痤疮的辨病-体-证思路积累基础,从而更好地指导个体化治疗。
方法:
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重症痤疮患者信息调查表,对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确诊为重症痤疮患者进行临床一般资料、中医证候、体质类型等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果分析重症痤疮患者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
结果:
1.本次调查的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6人,占62.3%,女性患者有40人,占37.7%,患者好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6-20岁,从性别结构来看,25岁以下患者,以男性为主,25岁以上患者,以女性为主。
2.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医体质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
3.106例重症痤疮患者中医证候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痰瘀互结型>热瘀互结型>阴虚火旺型>肺胃热盛型>气滞血瘀型。病程≤2年的患者与热瘀互结证有相关性,病程2年-4年的患者与肺胃热盛证有相关性。
4.106例重症痤疮患者,湿热质、痰湿质与热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相关,阳虚质、气虚质与痰瘀互结证相关,阴虚质与阴虚火旺证相关,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相关。
结论:
1.重症痤疮患者性别结构的分布与发病年龄、面部皮损分布、痤疮加重诱发因素相关。
2.重症痤疮患者证候以痰瘀互结为主,证候的分布与病程有相关性。
3.重症痤疮患者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最为常见,其次是痰湿质。突出了岭南地区患者发病特点。
4.重症痤疮患者中,湿热质、痰湿质为肺胃热盛、热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的易感体质,阳虚质、气虚质为痰瘀互结证的易感体质,阴虚质为阴虚火旺证的易感体质,血瘀质为气滞血瘀证的易感体质,证候与体质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开展辨病-体-证诊疗的个体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