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福州市孕妇生活方式、膳食状况及膳食模式,明确其对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和孕期糖代谢情况的影响,为制定孕期保健策略提供参考,以促进孕妇平衡膳食,并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方法:采用统一问卷,随机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产前门诊的20-30周的孕妇进行调查,并追踪至分娩,记录妊娠结局。采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法获得膳食模式,采用两个或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分析膳食模式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期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孕妇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孕中期、孕晚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相比,孕妇谷类、薯类及杂豆、蔬菜、奶制品和大豆类及坚果的摄入量略小于推荐量,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日摄入量略大于推荐量,但水果日摄入量是推荐量的两倍以上。本次研究获得七个膳食模式,分别为肉汤模式(以面粉、畜肉、煲汤、和禽肉为主)、海鲜模式(以虾蟹和贝类以及鱼为主)、粮豆模式(以大豆、零食和杂粮为主)以及蛋奶模式(以禽蛋、大米和奶制品为主)、坚果禽肉模式(以坚果和禽肉为主)、薯类水果模式(以薯类和水果为主)和内脏蔬菜模式(以内脏和蔬菜为主)。不同学历、职业、居住地和家庭经济水平的孕妇倾向的膳食模式不同。分娩孕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产次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相关,男婴的出生体重总体大于女婴。薯类水果模式得分、蛋奶模式得分和肉汤模式得分与孕期增重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4、0.458和0.410。而薯类水果模式也是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的危险因素,OR为2.909。结论:育龄妇女应控制体重,同时孕期合理增重,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孕妇普遍水果摄入量超高,应指导适量摄入水果,避免血糖负荷过重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