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城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抚顺是一个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城市,市区地质灾害具有灾种多、灾情重、面积广、经济损失严重的特点。目前,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的瓶颈,严重束缚抚顺市经济建设。所以掌握市区地质灾害的现状,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对于预测、预报和防治地质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小地质灾害的造成的损失,合理规划城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以往对抚顺地质灾害研究中存在片面性和孤立性的不足,造成了仅仅根据少量有限的观察事实就做出了或是或非的结论,未免不同程度的有失偏颇。在客观上,无论从理论认识水平、地质勘查资料的积累上,还是勘查手段上都无法满足当时地质灾害勘查的需要,致使对抚顺市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缺乏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本文以《抚顺市市区活化断裂及采空区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成果为基础,针对以往科研存在的不足,系统总结论述了市区地质灾害的现状,从宏观上分析了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并对地质灾害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和稳定性整体评价,相应提出了防灾、减灾及治理措施建议。 抚顺市区地质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复杂的地质环境背景为内在因素,由煤炭资源开发卸载形成规模巨大的采空区为外在因素所诱发引起,二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就其致灾因素的重要程度来说,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工程为主要原因,其次为不良地质因素。基于以上的因素,决定了抚顺市地质灾害的主要是围绕着煤矿的开采区分布。由于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受采矿活动的强烈影响,改变了地质岩体的原有的赋存状态、荷载能力,致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各种不利因素错综叠加下,形成了西露天矿滑坡、地面变形及地裂缝,老虎台矿和龙凤矿开采产生的地面沉陷和地裂缝,东洲区地面塌陷和东露天采坑南帮滑坡等地质灾害。 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抚顺市地质灾害的现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预测了演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以后抚顺市区地质灾害的研究和城市整体规划提供了翔实的地质依据。
其他文献
地震勘探是利用岩层的密度、速度差异,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震勘探技术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在地震勘探项目中
“要致富,先修路”。榆林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领导集体一班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情系山区,为改善陕北山区的道路状况做了不懈的努力。近年来,他们完成公路勘察设计89项,1910.6公里,其中义务成本
本文主要是在大量资料查阅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北、中、南地区各个主要断裂带的特征以及青藏高原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点,尤其对昆仑山活动断裂及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
射孔完井是目前油田上一项很重要的完井方式,做得好可以大大的提高产能;反之则危害严重。有人曾形象的比喻射孔为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这实在贴切不过了。 本论文根据新疆油
本文根据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原理,对建昌—喀左盆地烃源岩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揭示出该区北票组烃源岩为弱氧化—弱还原条件下的淡水湖沼相沉积,沉积时水体较浅; 九佛堂组
高邮凹陷沙埝南地区阜三段储层为典型的低渗小断块砂岩储层,具有含油断块多,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诸多的复杂地质情况。储层的好坏是影响产能的直接因素,因此从沉积特征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重力异常线性构造信号来进行断裂识别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断裂模型中断裂位置与重力异常线性构造信号极大值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文中提出了一种划
本文的研究为“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中的一部分,以D375型液力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流场理论,借助于UG、FLUENT等软件,对液力减速器的内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特性曲线,同时将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利用CFD技术研究液力减速器内部的流动及规律,有助于指导液力减速器的设计,提高液力减速器的性能,同时对拥有自主研制开发生产液力减速器有一
作为风电机组获取风能的关键部件,叶片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受多种复杂载荷作用,其结构性能及稳定性是影响风电机组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叶片性能随铺层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合理的铺层参数组合有助于提高叶片的性能。为此,论文开展铺层参数对叶片性能的影响及敏感度分析研究,以获得优化的铺层参数组合。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阐述了复合纤维层合板基础知识、敏感度分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及叶片的结构,建立了叶片的有限元
4月28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2020(第二十八届)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详细解读了2019年中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