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与改革策略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是在合法经营基础上追求利润的金融企业。处在进入WTO后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期,商业银行要提高其竞争力,很大程度上需要提高其获取利润的能力,从效率的层面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或促使收益最大化。因此,本文对我国几家大型商业银行近年来的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银行效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通过文献回顾,引出本文的理论基础一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包括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本文采取非参数方法中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引入了DEA方法的CRS模型及VRS模型,对2003至2006年我国8家商业银行的效率状况作了测算与分析。与以往大多学者的结论有所不同,我们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技术效率要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此外,各银行的纯技术效率均较高或处于有效状态,而影响银行整体技术效率水平的只是规模效率值。 为寻找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环境因素,我们采用了多元回归模型。考虑因素量化客观性,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产权结构、中间业务比重、资产规模。回归结果表明: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助于银行效率的提高;不良资产率与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不仅是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提高银行效率的有效途径;而中间业务比重与银行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为提高效率,银行应将中间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银行资产规模与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产权制度方面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我们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分别提出了提高其效率的建议措施,即:国有商业银行应完善其法人治理,提高经营管理能力;而股份制银行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来增强其资本实力,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以求与国有银行及跨国银行抗衡。
其他文献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深入金融领域的体现,其改革力度和深度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首要环节,财务重组的成败
自1985年我国第一家专业的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以来,证券市场逐步发展,证券公司的规模和数量急剧膨胀。但是在这个数量增长的过程中由于券商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以及外部
消费是经济增长持久的拉动力量。要解决河北省目前投资增长过快、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必须重视跨期消费这一重要经济变量,使消费真正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本文的研究重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从实证的角度,针对个人信贷业务领域内的操作风险,运用当前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个人信贷业务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