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氨酸脱羧酶高效表达、分子定向进化及其催化合成戊二胺的反应过程特性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戊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可以合成高附加值、性能优异的新型聚氨酯、新型聚酰胺等材料。用微生物发酵法生成戊二胺代谢途径复杂、产率低难以工业化。酶法制备戊二胺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代谢调控、没有副产物的累积、避免了戊二胺对微生物细胞的毒害作用,但是赖氨酸脱羧酶的酶活低、碱性环境下p H稳定性差,是工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目前大多研究者对多物种赖氨酸脱羧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仍不够充分,仅对目的基因表达的局部环节进行考察和研究。本研究选择在自然界可以过量积累戊二胺的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目的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进行系统调控,并对酶分子的结构基因进行定向改造:包括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特别是对基因转录起始的调控、翻译过程对表达的影响如密码子偏爱性、SD序列等调控元件的优化,通过分子定向进化构造新的酶蛋白。通过这些手段提高赖氨酸脱羧酶的表达量、活性以及在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并对构造的新型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合成戊二胺的过程进行研究。大幅度提高了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合成戊二胺的效率,为生物法戊二胺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次对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进行了异源表达,并对其基因的密码子和启动子进行了优化,显著提高了赖氨酸脱羧酶的表达量。对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ldc进行扩增,构建了p UC18-KOldc质粒,转入Escherichia coli K12 MG1655构建了重组菌E.coli LN18,实现了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的异源表达。密码子优化将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GC含量从54%降低到49%,基因序列与野生型的赖氨酸脱羧酶基因序列相比有81.9%的相似性。密码子优化的菌株E.coli LN20发酵液中戊二胺的含量达到6.6 g/L发酵液,比出发菌株E.coli LN18提高了50%,比过表达大肠杆菌赖氨酸脱羧酶的E.coli LN35相比提高了16%,这说明密码子优化显著提高了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在大肠杆菌的表达效率,也说明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的活力比大肠杆菌赖氨酸脱羧酶活力高。构建了不同启动子的重组菌株,其中E.coli LN24合成的戊二胺浓度最高达到7.6 g/L发酵液,说明Ptac启动子更有利于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的表达。(2)基于高通量筛选的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基因的RBS(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优化、分子定向进化和相关生物信息学统计分析。建立了突变株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quickchange PCR对RBS的序列进行突变,并对1000株突变株进行筛选得到合成戊二胺水平最高的菌株E.coli LN1103,是E.coli LN18合成戊二胺水平的2.3倍,通过RBS强度计算器分析和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分析,说明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优化可以增强赖氨酸脱羧酶m RNA的翻译效率。通过易错PCR对产酸克雷伯氏菌赖氨酸脱羧酶进行随机突变、进行分子定向进化。从1000株突变株中筛选得到5株合成戊二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的重组菌。最优菌株E.coli LN3014合成的戊二胺水平达到11.2 g/L发酵液,是E.coli LN18合成戊二胺水平的2.5倍。(3)经过分子定向进化的赖氨酸脱羧酶具备了独特的酶学特性,在碱性条件下保持高效催化性和稳定性。构造的赖氨酸脱羧酶(E.coli LN3014)在p H值8.0下保持36h,相对酶活力保留85%,在碱性环境下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而大肠杆菌的赖氨酸脱羧酶Cad A在p H 8.0没有活力。当p H值从6.0提高到8.0,野生型的赖氨酸脱羧酶(E.coli LN18)的最大反应速度从1.67 mmol/min下降到0.65 mmol/min,下降幅度为60%;而经过分子定向进化的赖氨酸脱羧酶(E.coli LN3014)在p H 8.0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p H6.0时相比,仅下降了7.0%。从酶的米氏常数来看,赖氨酸脱羧酶的点突变并不影响蛋白与底物L-赖氨酸的结合。说明分子定向进化改造后的E.coli LN18赖氨酸脱羧酶在碱性条件下具备高效催化性和稳定性,可建立酶法合成戊二胺的新工艺,使之具备工业实施可行性。(4)对重组菌E.coli LN3014在摇瓶和10 L罐规模进行了发酵产酶特性研究。重组菌产酶过程属于生长关联型,随着微生物的生长,酶活不断提高。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摇瓶发酵条件,E.coli LN3014发酵液的赖氨酸脱羧酶活为128 U/g发酵液,比未优化时提高了16%。进一步考察了重组菌E.coli LN3014在10 L罐的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工艺。补料分批发酵工艺采用p H-Stat的控制策略,流加葡萄糖和氨水,E.coli LN3014的菌体密度OD600可以达到82,酶活力达到240 U/g发酵液,是摇瓶发酵结果的1.9倍,实现了E.coli LN3014的高密度培养,并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酶活。(5)对重组菌细胞催化生成戊二胺的过程参数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建立了不调节p H值就能高效合成戊二胺的反应体系。产物戊二胺积累过程中导致的p H上升使酶失活,是酶法制备戊二胺的技术瓶颈之一。对反应体系中的底物浓度、细胞浓度、辅酶添加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经过优化,戊二胺生成速率为887mmol/(g-cell·h)。所用的催化剂和催化时间大大节约,催化效率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整个反应过程中不调节p H,减少了反应体系的无机盐含量,对后续的纯化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好的帮助,克服了酶法合成戊二胺催化效率低、反应过程中p H升高导致赖氨酸脱羧酶易失活的技术瓶颈。选用聚乙烯醇包埋法固定化E.coli LN3014细胞,固定化细胞可以重复利用30次进行催化反应,底物到产物的转化率没有明显下降,固定化细胞赖氨酸脱羧酶最适p H向碱性区域发生了迁移,在4℃下,固定化细胞赖氨酸脱羧酶活半衰期为30天,是游离细胞的2倍。
其他文献
1诊疗经过2011年9月9日下午,杨河乡西山村李三姓家一匹8岁枣红色种公马腹痛起卧邀诊。询问获知,该马上午脱粒小麦时未戴嘴笼,吃了大量麦穗,中午呈间歇性起卧,很快转为持续性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快了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发展的步伐。市政道路建设相比于其他建设项目施工有所不同,其市政道路建设要求较高,确保按照严格的标准开展道路施工。然而
The regional lithospheric chemical heterogeneity in-ers that the East Qinling and its adjacent cratonic re-ions,as suggested by some authors,belong to twoeotect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管理办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第16号)的规定,2016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
国内信用证业务作为国内贸易结算方式的一种,集结算、银行信用、融资功能于一身,既利于国内贸易发展,又利于银行控制风险。随着国内信用证业务的推进,国内信用证项下付款融资
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阶层化机制,在以知识为主要力量的先进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成为先进工业社会中阶层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成为分派个人于社会阶层的主要机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联合川穹嗪对STZ加高脂饲料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对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两药联合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其肾脏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SmacN7细胞可穿透融合多肽,共沉淀实验观察SmacN7细胞穿透肽
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地加强,土木工程地基是影响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在遇到一些较差的地质环境时,如果运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则会导致地基质量不合格。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