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事业单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职能延伸和社会事业职能发展等原因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条件的文化事业单位需进行改革。人力资源是文化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对人的有效激励,成为改革关注的重点。然而,文化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缺乏历史经验借鉴,故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因此,针对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后人员激励机制进行优化,设计出一套可用于实践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改制文化事业单位激励机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核心。本文主要研究改制文化事业单位中的核心员工——文艺工作者的激励问题。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查询相关政策文件,初步掌握改制文化事业单位人员激励现状,再结合激励理论,即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及人性假设,归纳总结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后激励机制优化与改进的理论基础。其次,以改制文化事业单位——A单位为例,进行分析研究。深入A单位内部进行观察、访谈,了解A单位改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文化事业单位文艺工作者激励的特殊性,分析A单位文艺工作者的主要激励方式及激励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A单位的激励机制无法有效激励文艺工作者的结论。再次,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设计访谈提纲,深度访谈A单位各类文艺工作者共计64人,了解当前文艺工作者最主要的激励需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及改进。最后,总结改制文化事业单位文艺工作者激励机制的通用模型,即在组织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由激励性工作设计体系、职业生涯培训体系、全面薪酬体系、多维度绩效考评体系共同构成的激励机制模型。通过对这一通用模型的开发及整合,有效解决文化事业单位原有激励机制的弊端,并为改制文化事业单位文艺工作者的激励工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