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积极践行,有利于中华民族更好地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使国家、民族,乃至公民个人在思想和精神上强大起来。因此,中共中央明确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教材、课堂和学生头脑。初中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及时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承担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任务,道义所在义不容辞。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既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使命所在,也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都非常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进行简要阐述。随后探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原则。然后基于对山东省、重庆市四所中学部分初中生发放的调查问卷和对部分学校教师进行的个案访谈,重点分析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本文的落脚点在于提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建议:明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要求;重视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创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措并举整合利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