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责任政府”的构建,政府官员问责制开始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在政府官员问责制中,“引咎辞职”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它既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几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引咎辞职”的规范、文件,一批官员也相继引咎辞职。特别是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中首次引入“引咎辞职”这一概念,提出了建立了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的要求。作为一部规范我国公务员人事管理的法律,引咎辞职制度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完善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信心和魄力,突显了行政伦理建设中制度伦理和官员道德的双重维度,特别是在道德方面,提出了将其转化为制度性设计的要求。在国外,“引咎辞职”已经是一种常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但目前很多国家都还没有关于官员引咎辞职的正式法律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一种“不成文的规定”。许多国外公务员法律仅仅规定了公务员的辞职、辞退制度,均没有与“引咎辞职”相关的条款,他们推崇地是遵循惯例和公职人员自律的精神。非正式性、不成文性是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在制度形式上的特征。而在我国,尽管将其作为一项制度提出来,却对引咎辞职条件、时机等核心内容的认同、定性上有一定的模糊性,影响了该制度的操作性,同时,我国现在缺乏启动国家程序的相应规范来为引咎辞职提供支撑,影响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这一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引咎辞职制度的产生、概念、理论基础等基本理论;通过分析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困境,从其适用的范围、条件和程序等方面着手,确定一种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细则;并从完善引咎辞职的外部政策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怎样完善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设想,以期对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其他文献
当前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识字教学改革可谓是势在必行,识字教学改革应当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对教育收益的全面把握是正确评价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全面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前提。国内研究多偏重于发达地区汉族各级教育收益横向的测
县级是我国基本的区域性政权设置,是我国地方国家机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行政区域单位。县级政府是国家结构中一个特殊的行政层级,具有重要地位。本文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云南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交汇支点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从全国交通网络的“末梢”
人类一直在努力追求摆脱贫困,实现富裕。中国在反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剩下的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复杂,难度也将更大。特别是西南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现阶段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市场化释放出来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发现把教材中单元写作训练的目的和各个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让我们的写作教学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