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寻找冠心病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②探讨临床冠心病防治新途径。 方法 ①以临床症状、心电图、生化检查、心脏血管造影法确诊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院内科2001年2月—10月住院冠心病患者和同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健者血清作为检测标本。 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Cpn—IgG、Cpn—IgM、Cpn—IgA;CMV—IgG、CMV—IgM;HP—IgG、HP—IgM的阳性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X~2检验。 ③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用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方法分析感染因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相关性。 结果 ①用ELISA法检测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经检验Cpn—IgG(X~2=0.031,P>0.05)无显著差异,Cpn—IgM(X~2=20.522,P<0.01)、Cpn—IgA(X~2=16.904,P<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②用E以SA法检狈组冠自病组和馏粼寸只稚巨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cM丙r----lgG时砚5.476,p<0.01)、CMv‘--I乡城时二20.909,P<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 ③用日以SA法检狈J冠自病组和馏粼寸只彰且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HP-一地口区2闭.022,P>0.05)、Hpee--Igi城江2刃.346,P>0.05),无显著性差异。 ④用日以SA法检钡l冠臼病组和健康对只彰且血清中月权炎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抗体双附性率,梦值分别为12.257、1.071、0.787,只有月权炎衣原体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有非常显著比统计学差异。 ⑤冠臼病组Cpn--硕gG单阳性组;IgG、I幼双阳J胜巨;堪G、IgA·I翻迈三阳性组;血清同型半胧氨酸平均浓度依次为:17.1印mo比、26.67林mo比、30.205林伽比,随感染程度加重同型半胧氨酸浓度呈增高趋势(正常值5一15林n幻FL)。各组与正常值上限比较,结果顺序为:tl=1 .411,P>0.05;t2=3.科3,P<0.01;t3=3.346,P<0.01。 ⑥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冠心病组血清同型半胧氨酸浓度为:26.498林任幻vL(正常值5一15拼且幻FL)。与正常值上限比较t=3.480,P<0.01。 ⑦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与同型半胧氨酸浓度无相关性。 结论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①肺炎衣原体双ga、Igln)、人类巨细胞病毒长期反复慢胜混合感染与冠合病发病关系密切,在临床的诊断、防治上应引起注意。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自病之间关系不能确定。 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同型半胧氨酸浓度天湘关胜。 ④肺炎衣原体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血清同型半胧氨酸浓度水平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