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培养的肝癌细胞在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等方面有无明显变化。方法:选取两种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MHCC97H和HepG2肝癌细胞,通过缺氧培养建立细胞物理缺氧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常氧及缺氧条件下细胞HIF-1αmRNA表达,倒置显微镜观测细胞的形态改变;分别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Matrigel包被的Transwell小室检测两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HIF-1α、E-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MHCC97H和HepG2肝癌细胞HIF-1αmRNA在缺氧48h表达较高(P<0.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缺氧48h后两组细胞由原来的紧密排列状态转变为较松散的纺锤体样改变,细胞松散;MTT法检测缺氧后两组细胞增殖能力更强(P<0.01);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提示两组细胞的凋亡率缺氧组较常氧组低(P<0.05);划痕实验显示两组肝癌细胞缺氧后,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两组肝癌细胞缺氧后,其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两组细胞HIF-1α蛋白在缺氧后表达升高(P<0.001),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值缺氧后明显下降(P<0.01),间质细胞标志蛋白Vimentin表达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一定缺氧条件下,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率下降,迁移、侵袭能力增强,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