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教学法对提高大学生听力理解的作用——来自兰州城市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其输入的成功与否对人们的口头交际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听力教学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根据巴德利(1992:556)的工作记忆模式,“工作记忆包括视觉空间模板和语音环路系统,其中视觉空间模板主要负责存储和保持视觉空间信息,语音环路主要负责存储和保持语音信息。”所以,在以两个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呈现信息时可增加可用的工作内存资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视听法(audio-visualmethod)通过结合图像和声音双向刺激视听感官,以强化学生对背景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输入渠道,从而达到“刺激-强化-反应”的自动化习惯。  本研究选取兰州城市学院2012级美术专业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为期10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班采用视听教学法,控制班采用传统听力教学法,两班均由同一老师授课。在实验之初对两个平行班进行前测,验证两个班的听力水平是否相当。在实验结束之后对两个班进行了后测,目的是检测实验是否引起两个班听力水平的差异化,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视听教学法的态度及其效果。数据均由有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听力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问卷调查表明,视听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痛觉作为我们的基本感觉,可以使我们感知伤害性刺激并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因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际疼痛研究学会认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所处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随着周围信息的不断更新,我们所能够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因此个体需要高效地去处理各种信息,更好地利用有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