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ong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兴起在民意表达方面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自由、平等讨论的公共领域。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网络民意的利益诉求。中国视域下的网络公共领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人们更多时候将网络当做是一种对情绪和不公平现象的发泄口,期待网络成为一种维持正义的化身,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在中国公众更关注的是网络在民意表达方面的政治意味。本文试图从网络民意的形成机理出发,探究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影响以及从宏观上表述网络民意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试图通过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详细了解,分析出网络民意在这其中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要实现以下目的。(1)了解网络公共领域这一民意产生背景(2)提升对政策制定过程的步骤、内容的理解(3)通过了解政策制定过程对民意的形成与介入机制加深思考(4)对比网络民意与传统民意的影响作用(5)从宏观上把握网络民意影响政策制定的两方面分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法、系统-功能论的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全方位影响是从民意与政策的两端——公众与政府出发,这两者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个代表了底层立场,一个代表了高层立场。双方通过影响与反作用使公共政策逐渐趋于完善,保证了民意影响政策的积极方面。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依托互联网发展的行业越来越多,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也应结合"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平台和依托,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效、优质资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本文探索
"主题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本价值,由主题"牵一发","动"的是教材知识点和学生能力体系的"全身"。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作为了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根据实际情况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