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调查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植物资源学野外实地调查、文献研究以及民族植物学的访谈调查和编目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了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利用知识,力争为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共有171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下同),隶属46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2科115属166种。在野生食用植物科的等级上,含10种以上野生食用植物的大科有百合科、豆科、菊科、蓼科和蔷薇科5科,共有89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52.04%;在野生食用植物属的等级上,保护区内含4种及以上野生食用植物的共有7属,其中葱属、蒿属、蓼属、酸模属、委陵菜属和野豌豆属6属属于野生食用植物5大科。(2)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草本植物共有145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4.8%;木本植物共有26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15.2%。多年生草本植物共有97种,占总种数56.73%;水分生态类型分析得知,中生植物共有133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77.77%;湿生植物共有7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4.1%;旱生植物共有31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18.13%。(3)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利用涉及到了代粮食用、蔬菜用、水果用、茶饮用、调味品用和食用油脂6个方面。经调查发现,野生代粮食用植物有15种、野生蔬菜用植物有138种、野生水果用植物有22种、野生茶饮用植物有25种、野生调味品用植物有7种、野生食用油脂植物有2种,其中野生蔬菜用植物种类最多,占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0.7%;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部位也涉及到多方面,包括孢子囊茎、地上部位、果实、根状茎、根、花、花序、茎、鳞茎、树皮、嫩茎叶、球茎、全株、肉质苞片、芽、叶、幼苗和种子18种类型,其中嫩茎叶、幼苗、叶子是野生食用植物资源主要的利用部位,出现的次数都在50次以上。(4)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实地调查和鉴定证据标本,共记录了保护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名86条,对应植物分类学上的52种,隶属于27科44属。并对这些野生食用植物民间名的组成、命名方法、民间名与学名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保护区蒙古族原居民命名野生食用植物的特点与他们日常生活习俗紧密相联;记载当地蒙古族居民传统利用的野生植物52种,其中代粮的有5种、野菜有40种、野果有14种、茶饮用的有12种、调味品用的有4种和可榨油食用的有2种。当地蒙古族原居民对于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具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了他们日常饮食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该保护区长期居住的工作人员也还在利用野生食用植物。本文还对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利用知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国企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企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当前国企思想政
为了顺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视唱教材应该在时代性、民族性方面进行调整和充实。视唱教材的时代性,即教材要全面地体现学科价值,具备各个不同时代的因素和特点,力求
气动伺服技术具有清洁、功率质量比大、维护简便等优势,在机器人、医疗机械等场合应用广泛。本课题采用课题组现有高性能控制算法原型,加以改进后,研发了集成先进控制策略的
鲁迅创作的旧体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在他生前和身后都产生了复杂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建国以后,鲁迅的旧体诗一直在被出版、抄录、诵读、注解、阐释和研究,这是一个稍作梳理
宣传爱国主义是教育工作的职责之一。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工作的模糊区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加对爱国主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云南省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护理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异同,为云南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选取云南省5所高职高专护理
本文从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我国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医院为典型社会服务类项目,为解决医院环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针对环评报告中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环保措施(废水、废气)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医院项目
中职学校应针对学生数学学科薄弱之状况,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陕北地区因中共中央的所在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以至于延安被称之为“圣地”,而陕北也被贴上“红色”的标签。与中共中央在陕北的十三年相比,学界对陕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