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拉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桥梁技术的发展,斜拉桥和悬索桥成为了大跨度桥梁的主要结构形式。这两种结构形式都具有跨度大,自重轻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这各自的缺点,比如斜拉桥设计计算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连接构造复杂等;悬索桥抗振动能力差,索体服役期间不可更换等。国内外桥梁工程师不断地推动跨度的进一步的增长,使得桥梁工程师们面临着传统钢拉索所带来的问题:(1)传统钢拉索自重大;(2)传统钢拉索使用寿命低;(3)传统钢拉索后期维护成本和施工难度高。基于上述传统钢拉索的问题,一种替代钢材新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便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等优良性能,当前该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大力推广,可以用于既有结构的加固与修复,也可作用于大跨度桥梁中发挥该材料的性能优势,特别是用作斜拉桥的拉索和悬索桥的吊杆。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CFRP夹片式拉索的疲劳性能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解析模型初步设计锚具尺寸,然后基于ABAQUS软件,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从锚杯倾角,预紧力大小,接触面摩擦系数等方面入手,探究这些参数对CFRP筋夹片式锚具的锚固性能的影响,并且确定了最优化的CFRP夹片式锚具,然后然后进行了CFRP筋拉索的静力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锚具的锚固性能良好。(2)本文着重基于S-N曲线(应力水平和疲劳寿命关系曲线)和宏观唯象模型(剩余强度/刚度模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本文将通过6组应力幅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拉疲劳试验研究,探讨了复合材料在疲劳荷载下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规律。基于此发展规律,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剩余刚度/强度的归一化宏观疲劳损伤模型,并将之与其他研究人员推荐的剩余刚度、剩余强度模型分别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较其它模型更准确了描述了试验结果。此外,本文将不同应力幅下剩余刚度/强度发展规律进行比较,从而研究应力幅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退化的影响。(3)本文建立了基于剩余强度的宏观疲劳累积损伤模型,此模型可以预测复合材料在不同疲劳载荷作用下损伤发展规律的,同时该模型假设了任意加载循环数的累积损伤与应力水平的关系,可以从已有损伤曲线推导出未测试的应力水平的新损伤曲线,试验表明本文模型与试验结果拟合程度良好,衍生曲线具有一定的精度;同时该模型考虑了疲劳累积准则,可以预测复合材料在多级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本文用了CFRP筋,CFRP层合板和GFRP层合板的疲劳试验数据从多方面来验证所提出损伤模型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良好。(4)本文对三孔8mm的CFRP夹片式群锚拉索进行静载试验和疲劳性能试验,主要研究内容有:(1)群锚静载试验:加载装置的设计,静载试验破坏现象的描述,单锚的锚固性能与群锚的锚固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满足静载和疲劳性能的要求;(2)群锚疲劳试验:疲劳荷载水平的确定,疲劳试验破坏现象的描述,探究了寿命不足的原因,疲劳荷载对于整体剩余强度以及单根剩余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了第四章中的疲劳损伤模型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激光跟踪测距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对激光跟踪测距光学系统进行了设计 ,阐述了该系统主要部件的作用 ,给出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参考数据并对该系统的应用作了展望
年仅42岁的著名影视演员傅彪因患肝癌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傅彪的病逝再次让人们看到肝癌的可怕.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企业内部目前人才供需缺口最大的不是高级经营人才,而是具有卓越才干和突出胜任力的基层班组长,本文从班组长岗位谈起,明确了当好班组长关键在于明确岗位职责,核心在于提升自身素质,必须讲究管理艺术。  关键词:企业;班组长  中图分类号: D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64-2  0 引言  在企业界,有这样一个共识:卓越企业看基层。基业长青、业绩
生山楂取生山楂适量,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5克,1个月为1个疗程.
期刊
阴影在车型识别系统中对于车体的准确定位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能准确地定位车体 ,提出一种快速定位阴影与车体之间边界的算法即根据平行投影知识和成像原理的方法来定位阴影与车体之间的边界 ,同时利用该算法也能找出货车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货车的车头和车尾的定位 ,利用所寻找的特征点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车所属的大致类型。利用该算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从实验结果来看 ,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从该算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