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棉区棉花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打顶是棉花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用机械取代的难度较大,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DPC(N,N-二甲基哌啶鎓氯化物,简称甲哌鎓)是棉田常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其25%缓释型水乳剂(EW)的有效期长于可溶性粉剂(SP),并可借助助剂对顶芽幼嫩组织表皮形成轻微伤害,起到化学封顶的作用,称为增效DPC(DPC+)。本研究于2013-2014年在北疆棉区开展了DPC+化学封顶技术及其配套栽培措施的研究,并从同化物生产和分配的角度解析了技术原理,旨在促进该棉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DPC+剂量从450 mL·hm-2增加到1050 mL·hm-2(7月8日喷施,人工打顶同期进行),棉花株高降低、果枝台数减少、单株成铃数增加、单铃重下降(差异不显著)。当DPC+喷施时间从7月4日推迟到12日(喷施剂量750 mL·hm-2),棉花株高和果枝台数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有增多趋势,但单铃重和衣分表现出下降趋势。DPC+剂量和喷施时间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与人工打顶相比),但以750 mL·hm-2和7月12日喷施的产量略高。2.与新陆早45号相比,新陆早60号和新陆早53号对DPC+化学封顶比较敏感,受控程度较重,株高和果枝数较人工打顶增加较少。但DPC+化学封顶(750 mL·hm-2,7月8日左右喷施)对3个品种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影响(新陆早45号2014年皮棉产量和新陆早60号的马克隆值除外),2年结果一致。3.随DPC+剂量增大,棉花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速率(CAP)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SDM)减少,但产量器官分配的干物质比例(RRDM)升高;随滴灌量增加,CAP提高、RRDM下降。低灌量(3000m3·hm-2)下低剂量(450 mL·hm-2)DPC+处理的群体生物量较大,产量较人工打顶(CK)增加1.4%-8.7%;中灌量(4800m3·hm-2)下中剂量(750 mL·hm-2)DPC+的CAP和RRDM均较高,产量较CK增加3.9%-7.7%;高灌量(6600m3·hm-2)下高剂量(1050 mL·hm-2)DPC+的RRDM较高,产量较CK增加0.3%-2.5%。4.低N量(150kg·hm-2)下植株营养生长弱,棉田LAI小、CAP低,形成的干物质少,宜采用低剂量(450 mL·hm-2)DPC+进行化学封顶,产量与CK持平;中N量(300 kg·hm-2)下中剂量(750mL·hm-2)DPC+的产量在所有处理中(包括CK)最高,主要原因在于生育后期的RRDM较高;高N量(450 kg·hm-2)下群体营养生长过旺,采用高剂量(1050 mL·hm-2)DPC+化学封顶可通过提高RRDM避免减产。综上所述,棉花应用DPC+化学封顶,虽然株型改变较大、株高和果枝数较人工打顶增加较多,但产量和品质无明显变化,可作为北疆棉区人工打顶的替代措施。此外,DPC+的应用剂量需要根据滴灌量和施氮量适当调整,以提高产量的稳定性。化学封顶的成本为人工打顶的53%-70%。
其他文献
临近农历新年,以及寒假到来、快递即将停运的缘故,广州零售市场的人流量较1月份有了明显的增长。童车品类在零售市场中有较大的升幅,热销代表产品以三轮童车为主,如“联进”
期刊
总结曾定伦教授对口腔扁平苔藓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的临床经验,曾老师认为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病机是湿热阴虚,以清热解毒、养阴生肌为治疗大法,以"黄连解毒汤"合"银翘半百汤"加
基因组特异序列对于开发基因组特异标记和研究染色体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作用。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多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和
小麦作为世界上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影响世界的粮食安全。遥感技术是现代农业中监测土壤、植被等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快速、无损地获取田间农作物实时的生长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正>上海市青浦区财政局在继续推广应用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工作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从"三个导向"着力深化落实政府采购制度,营造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的市
以少免耕为代表的保护性耕作被国内外证明是有利于土壤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在全球得以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性状影响研究已有很多,但对土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