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荆(Equisetum arvense)MADS-box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ADS-box基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序列特异的同源异形基因,其所编码的MADS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主要参与被子植物花器官的发育。了解花发育特异基因的起源和进化,是理解花起源和演化的基础,而植物MADS-box基因进化的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重要意义。蕨类植物作为植物界中的重要过渡类群,是研究基因进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国内外对MADS-box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植物上,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中MADS-box基因的研究较少。本实验选取在蕨类植物系统中具有特殊进化位置的楔叶蕨亚门(Subdivision Sphenophytina)木贼目(Equisetales)木贼科(Equisetaceae)现今唯一仅存属——问荆属(Equisetum)问荆(Equisetumarvense)作为材料,以植物中已经被克隆出的MADS-box基因作为参考,利用RACE技术在问荆中成功克隆出两条MADS-box基因,并分别命名为EaMADS1和EaMADS2。本研究为补充完善植物中MADS-box基因的进化图谱提供了更多资料。同时,也为研究问荆MADS-box基因的功能积累了资料。  本研究提取问荆春枝的总RNA,进行反转录,获得cDNA。根据Genbank中植物MADS-box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设计两对简并引物,首先从问荆中得到两条分别为148bp和150bp的MADS-box基因核心片段;再通过RACE的方法,分别获得503bp的5端和1589bp的3端以及300bp的5端和1116bp的3端;最后将核心、5端和3端序列拼接后,根据拼接的序列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得到两条完整的全长MADS-box基因cDNA序列。结果显示,获得的问荆两条MADS-box基因的完整序列分别为2264bp和1584bp,分别编码330和287个氨基酸。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将问荆中获得的两条MADS-box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经登陆的其它植物的MADS-box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在核心序列上,EaMADS1与香鳞毛蕨同源性最高,而EaMADS2与小麦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aMADS1和EaMADS2基因蛋白序列都具有典型MIKC型MADS-box基因特有的较保守结构域——-MADS区和K区。因此,可以证实克隆得到的问荆EaMADS1和EaMADS2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其中,EaMADS1基因与多穗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和黄瓜(Cucumis sativus)等植物的MADS-box基因都有比较高的同源性,而EaMADS2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多穗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蓖麻(Ricinus communi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甜橙(Citrus aurantium)和大豆(Glycine max)等植物的MADS-box基因都有比较高的同源性。  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发现,EaMADS1和EaMADS2基因氨基酸序列MADS区的N端无延伸,均具有明显的MADS区和K区,且I区无明显延伸,因此,问荆EaMADS1和EaMADS2基因均属于MIKCc型MADS-box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还表明,EaMADS1和EaMADS2基因氨基酸序列相较于其它植物MADS-box基因MADS区和K区较保守,I区和C末端变化较大。  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EaMADS1和EaMADS2基因与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多穗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和疏叶卷柏(Selaginella remotifolia)MADS-box基因同源性较高,而与藻类植物和其它蕨类植物,如水蕨属(Ceratopteris)和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t)的MADS-box基因有一定的遗传距离。系统进化树还显示,问荆EaMADS1和EaMADS2基因不属于种子植物的任何一个分支,因此,EaMADS1和EaMADS2基因构成的分支可能是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一个独立分支。
其他文献
西溪湿地是我国仅有的一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的城市性湿地。原生动物群落特征与水环境质量变化关系以及原生动物可作为检测水质的指示生物方面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