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相关国内外文献;第二部分为小额贷款定义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以重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阐述重庆小额贷款公司运行的基本状况及经营困境;第四部分对影响小额贷款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小额信贷起源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创立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该银行主要向以妇女为主的贫困农民提供小额信贷等业务。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小额贷款组织分为福利性和商业性两大类型。孟加拉乡村银行属于福利性小额贷款组织,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是商业性小额贷款组织的代表。自小额贷款出现以来,全球很多国家进行了积极推广。拉美被国际理论界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运作商业化小额信贷的区域,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专门为穷人和小型经济主体提供贷款服务。小额信贷并不是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小贷方面的实践也由来已久,欧美和日本都有自己特色的小额信贷。目前,小额贷款已帮助全世界许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中低收入者获得了资金支持。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科院通过和扶贫基金会、工商银行合作在易县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似的金融机构,将小额信贷概念引入我国,是为穷人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开始于2005年,人民银行在四川、山西、贵州、陕西、内蒙古开始进行只贷不存的商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日升隆、晋源泰等7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2006年以后,人民银行、银监会出台一系列鼓励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之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大量涌现,经营业务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2010年底,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达到2614家,当年新增贷款1202亿元,贷款余额197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为“三农”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同时在规范民间金融市场、拓宽民间资金投资渠道、提高民间资金投资效率、打击非法融资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缺乏资金来源,目前规定最多只能向两家银行融资不超过50%注册资本的资金,这大大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发展;同时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不能享受金融机构的政策优惠,按工商企业缴纳较高的税费,难以在银行间同业市场拆借。《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虽然规定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满足一定的条件,经营三年后可以申请转为村镇银行,但要求必须要有银行作为主发起人,控制权旁落将大大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笔者发现,国外学术界对小额贷款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比我国要早也要深入,这些研究对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在我国特殊的环境中成立的,有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特点,不能一味按照国外的教条来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国内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比较片面也不够深入,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研究就有了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数据,得出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所取得的成就,并通过分析财务数据,进而分析出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国内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对大量小额贷款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寻找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这对国内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深度研究以及国家制定小额贷款公司方面的政策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促进重庆市农村和中小企业良好发展,重庆市政府于2008年8月发布《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全市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两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顺利进行,满足了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力的促进了重庆市经济发展:为大量的民间资金找到了合理的投资渠道,填补了金融机构在重庆农村地区的服务空白;为重庆市中小企业找到了合理的融资渠道;重庆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出现多样化局面。2010年末,全市获筹建资格的小贷公司达到109家,实现了区县全覆盖。计划注册资本90亿元,到位资本金73亿元(其中外资设立3家,到位注册资金3750万美元)。已开业98家,正式办理业务90家。运行呈现以下特点:贷款投放大幅增长,贷款质量良好,期限短;贷款主要投向资金急需的重点行业,主要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还款方式以到期还本为主,分期还本付息占比较小,担保方式多样,平均贷款金额比较小,利率水平处于合理范围。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经营困境:小额贷款公司身份不明,只贷不存,税负较高、赢利空间有限,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接入银行征信系统;小贷公司对“三农”支持不够,小额贷款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机制不健全,小额贷款公司受地域制约,“村镇银行”发展前景不明。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困境,笔者对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重庆市90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找出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微观数据的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是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它们选作因变量。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利率、注册资本、贷款规模、高管人数、股东人数都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收入造成影响;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县只能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的融资需求,主城区和万州等地区允许设立多家小贷公司,一个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数量的多少即竞争强度是否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有影响?这是一个很新颖的思路,当地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越多,竞争越大,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本文将一个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即竞争强度设为关注变量,考察地区竞争强度是否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有显著影响。通过实证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竞争度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成正比,竞争度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润成反比。利率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成正比。资本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成反比。贷款规模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成正比。高管人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成反比。股东人数与小额贷款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成反比。通过对文献的学习、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得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小额贷款公司应该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央行贷款利率0.9倍—4倍范围内浮动利率;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贷款规模;不要一味追求高注册资本金,尽量做小;规范管理,高管人数、股东人数尽量少;加强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完善运行机制和加强内部管理,吸纳风险投资。当地政府应该确定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的地位,取消只贷不存的限制,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接入银行征信系统;减少税费,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支持“三农”,完善法律机制,加强监管,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放宽一个区县只能有一个小额贷款公司的限制;继续执行小额贷款公司现有的利率政策;为小贷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提高贷款公司贷款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