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精神病药氟西汀及类似药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酸氟西汀(Fluoxetine Hydrochloride,也称氟西汀,商品名为“百优解”),是由Lilly公司开发的一种选择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剂(SSRI),可选择性地作用于神经递质受体。该药可用于治疗焦虑症,也可用于治疗包括非典型抑郁症在内的多种抑郁症。仅2010年,盐酸氟西汀非专利销售额就达到4亿美金,现在盐酸氟西汀已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抗抑郁药之一。  盐酸氟西汀共有两种对映异构体,分别为(R)-盐酸氟西汀和(S)-盐酸氟西汀。研究发现,这两种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和临床治疗特性:其中(R)-盐酸氟西汀用于治疗抑郁症,半衰期较短,药物转化快,副作用小;(S)-盐酸氟西汀用于预防偏头痛,半衰期较长,药物转化慢,副作用大。目前市场上使用的(R)-盐酸氟西汀多是通过手性拆分的方法来获得,需要使用大量的手性试剂且整个过程费时费功。  与手性拆分相比,不对称催化合成在原子经济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通过对潜手性β-氨基酮的不对称氢化以获得光学纯关键中间体γ-氨基醇是制备盐酸氟西汀最有效的合成方法。本文即讨论以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C2-对称面手性P,N-配体RuPHOX参与的钌催化氨基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  首先,本文以3-苄基甲氨基-1-苯丙酮为底物进行盐酸氟西汀关键中间体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研究。通过对碱、溶剂等条件的筛选,发现 RuPHOX类配体在该反应中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和不对称诱导效果。进而在对一系列氨基酮底物的催化氢化反应中,都达到了定量的转化率和极好的对映选择性。  接着,本文尝试进行该关键中间体的可工业化合成工艺研究。在底物与配体的比例为2,000的条件下,反应同样达到定量的转化率和极好的对映选择性,显示出了非常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最后,在上述不对称催化合成关键中间体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目标化合物盐酸氟西汀的合成。结果显示,本文所讨论的关于盐酸氟西汀及其类似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博物馆属社会主义公共性文化,肩负着向社会公众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博物馆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项目化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