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质GABA能神经元在锂-匹鲁卡品致痫大鼠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癫痫发生的关系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ong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痫性电活动在脑内产生后的传播不是随意的,其产生和传播是通过特定的解剖通道,其中包括黑质。黑质是重要的锥体外系核团,是脑干重要的中继核团,它不仅参与运动的调控,还参与对癫痫发作的调控。以前的研究显示黑质在不同类型的痫性发作中起“门控”作用,通过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限制痫性电活动的传播,可以抑制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本试验通过利用锂-匹鲁卡品建立癫痫模型,进一步研究黑质GABA能神经元在致痫大鼠不同时间段内是否丢失、其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癫痫发生的关系。 方法:选用6-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3mEq/kg(i.p.)18~20小时后,再给予腹腔内注入匹鲁卡品30mg/kg i.p.,使大鼠致痫,癫痫模型成功后分别在1h、6h、12h、24h和72h将大鼠处死。取黑质切片作免疫荧光组化检测,记录阳性细胞数作半定量检测,观察黑质GABA能神经元数量的动态变化。 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GABA能阳性神经细胞呈现强烈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黑质网状部。做阳性细胞数统计后结果见表2。对照组GABA能神经元阳性荧光细胞数在各时间段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在模型成功即癫痫发作1小时后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2-6小时细胞数下降达到最低值,6小时后细胞数开始上升,72小时后细胞数恢复正常。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锂-匹鲁卡品模型在研究黑质与癫痫发生的关系中是成功的模型,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大量的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证据表明,上呼吸道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与急性点滴型银屑病发病及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症状加重密切相关,其中链球菌M蛋白作为一种细菌性超抗原对点滴型银屑病的发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其确切的机制不明。我们既往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已经证实,点滴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乳头和表皮存在GAS-M蛋白的表达;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M6蛋白的抗体增加,链球菌M6蛋
目的 视网膜是一片能感光的脑组织,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是其终端输出神经元,在视网膜信息整合和传导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视网膜不同纬度光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为:个体观念、管理过程、技术和产品。而大众传播则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传播信息、舆论导向、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现念等方面。面对这一趋势,我们的对策应为弘扬民族文化、以教育为本、努力造就公开、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
研究背景:鼻咽癌(nasophryngealcarcionma,NPC)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男性30/10万以上,女性约15/10万,尤以广东省高发。鼻咽癌患者症状出现至死亡的自然生存期平均约18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QGS)与单平面左心室造影(LVG)、M型-超声心动图(M-ECHO)在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并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