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沃老花鼓的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沃老花鼓是流传于山西沁水县土沃村的山西民间舞蹈。其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集打、唱、跳三种表演形式于一体。兼有南北文化之长,即有北方刚劲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媚秀美的风韵。歌舞结合,相得益彰。是我国沁河流域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体现着我国下川文化的精髓。无论从表演形式还是服饰道具,处处体现着它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也使得它在有“汉族民间舞蹈之乡”美誉的山西民间舞蹈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中,对于土沃老花鼓的研究极其匮乏,只有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和《中华舞蹈志·山西卷》中少有提及,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开展,系统研究土沃老花鼓成为非常重要、紧迫的问题。本文在采风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对土沃老花鼓驱邪祭祀的初始功能到元宵节社火,开业庆典的现代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全国其它地区和山西地区的花鼓比较,提出了土沃老花鼓区与其它地区花鼓的不同;特殊的人物角色和道具,丰富的表演形式,是每一个舞蹈工作者的可吸取的良好营养和宝贵财富,在历史演变的艺术生涯中,它以一个尚未消亡而又弱不经风的瘦小生命出现,并渐渐成熟起来,宣告了自己的存在,活跃在这个大千世界。笔者通过对它的起源、表演形式、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阐述,对土沃老花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进行了跟踪调查,了解其濒危的状态,以独特的视角,提出在传承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全文本着实证的态度,对土沃老花鼓进行详实、客观的记录,系统完整的反映土沃老花鼓的表演形式和风格特征,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重放光彩。
其他文献
紧身胸衣在西方服装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塑造妇女们身体的外轮廓线.经过几个世纪,紧身胸衣强制束腰、挤胸,最终在二十世纪初被胸罩、束腹带、长型束腰胸衣所代替.该文通过
栖霞寺舍利塔及其雕刻图像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产物,是隋唐五代时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舍利塔的雕刻图像体现出来的艺术特点与风格,映射出了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美声唱法顾名思义是一种优美的歌唱,实际上也是一种朴实自然的歌唱方法。本文从历史发展、发声技巧以及美学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美声唱法观念,揭开平日关于此唱法的诸多神
《蓝色狂想曲》是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温的代表作,更是严肃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典范之作。本文旨在对这部单乐章的钢琴与管弦乐队作品的整体背景及其音乐语言、演奏技巧的剖析
传统绘画的传播分四种方式:一是作品流通,二是展览交流,三是出版宣传,四是教学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多转变,而传播也对艺术的发生发展产生从未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