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致病性的寄生蠕虫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蠕虫感染是控制病原传播的关键策略。以核酸检测为基础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重组酶聚合酶链式扩增等,均是能够有效检测蠕虫感染的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和灵敏度高等优点。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血吸虫病是一个被忽视的热带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血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检测粪便中的虫卵,或者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但是这些方法对血吸虫病感染早期的诊断敏感性低。循环性DNA(cfDNA)是游离于宿主体液循环中的细胞外DNA片段,它被视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和诊断病原体的方法。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不同的实验动物(兔和小鼠)在感染血吸虫后线粒体循环DNA的诊断效果。首先,我们评估了三种不同的循环性DNA提取试剂盒对循环性DNA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QIAamp循环核酸试剂盒在提取循环性DNA的效果最好。随后,我们对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的一些分子进行了分析,并鉴定出了线粒体核糖体RNA、rrnL(大亚基rRNA 16S)和细胞色素b基因能够作为血吸虫病早期诊断的标识分子。此外,我们还对已建立的蠕虫条码标记序列,即核基因组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也可以作为血吸虫病诊断的标识分子。我们还评估了在感染不同数量尾蚴时,这些cfDNA标识分子检出的敏感性。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循环性DNA标识分子能够作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检测及诊断的新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