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然而,现行的教师评价以鉴定为导向,没有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本研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倡导以实效为导向开展教师评价。调查分析表明,以鉴定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以实现管理目标开展,较少考虑教师的发展;注重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教师工作能力提高的过程;评价结果的反馈对教师的激励性不强;以管理者为主要评价主体的评价,教师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很少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等等。教师们认为教师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希望能建立被评教师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希望在评价过程中与评价人员进行沟通,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希望能及时得到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以实效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以价值论、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以人为本理论为基础,其新理念有改变管理导向的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开展差异性评价、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有效影响教师以及彰显教师评价主体地位,帮助教师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英国是最早进行教师评价改革的国家,在探索有效的教师评价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世纪初实行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教师评价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架构,为教师提供各种必要支持与帮助,改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实施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与同行援助与评价体系都是通过让专家教师帮助和评价试用期教师或者任期内教学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教师;个性化的教师评价系统则是按照教师类型制定若干层次的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有效地对教师进行评价。新西兰根据新教师、注册教师、资深教师制定三种评价标准。国内也在实践中对教师评价进行了探索,寻求实用、有效的教师评价,部分学校实施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开展教师评价,应以实效为导向确立评价目的,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以及激励教师为改进和发展而评价。以实效为导向形成教师评价主体,树立被评教师的评价主体地位和采取多元的评价主体。以实效为导向构建评价标准,强调个性化、体现多样性和注重生成性。以实效为导向组织评价过程,建立被评教师参与的评价组织、确立注重形成性评价的操作程序、选择富有成效的评价方法策略和强化评价结果处理的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