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包头地区的汉语方言属于晋语区的大包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晋语区既存在着共性又有区别。就词汇而言,分音词是晋语区最具代表性的,不仅数量众多,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又具有其它方言区所没有的鲜明特征。本论以内蒙古包头方言分音词为研究对象,以《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哈森、胜利编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为基本语料,描写包头方言分音词的基本特征,运用“3+1”的平面理论,从共时层面和历史层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用社会语言调查的方法对晋语区分音词在包头地区的使用情况做了调查,根据使用情况的侧重分布到各个章节。以期对晋语分音词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第一节主要介绍了分音词的界定以及晋语区、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区、包头方言的分音词研究动态,明确研究范围,指出了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第一章从语音平面对包头方言分音词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包头方言的声、韵、调的特点,通过与晋语其它分区的比较找出异同。其次结合包头方言的语音特点,对分音词的语音构成做了介绍。第二章从词汇平面对包头方言分音词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分音词的基本意义和引申义。并列举了在古文献中分音词释例,从历史层面对分音词进行了描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分音词中出现的蒙语借词现象进行了阐述,这也是本论的一个亮点。包头方言分音词与晋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论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找出词汇方面的差异。第三章从语法平面对包头方言分音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构词法的角度对分音词的语法构成做了详细的分类。本论指出后附型分音词是分音词区别于其它词汇的重要特征。从后附型分音词可以推断出分音词的发展过程。第四章从语用平面对包头方言分音词进行了分析。本论主要从修辞功能、修辞手法以及语义特点的角度分析分音词的基本特征。非方言区的人们通过分音词的语用特点可以了解到方言区的语用习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