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抑郁障碍发作期症状发生频度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其与当前诊断体系的契合情况,以及医患双方对抑郁相关症状评估的异同,探索临床工作中的诊断盲点。 方法:连续入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同济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54例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自制《抑郁障碍症状学调查表》,分别通过医生评定和患者自评的方式对被试本次抑郁发作或最近一次抑郁发作期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查。 结果:精神性焦虑、恐惧感、孤独感、胸闷/头晕等非特异性躯体症状等发生频度较高(>50%)的重要症状未被纳入现有诊断系统的症状学诊断要求;被试自评的激越、易激惹、躯体疼痛、难以言说的躯体不适等症状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医生评定结果。总体而言,医生评定结果大多指向核心情感症状(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而被试自评结果大多聚焦于未被纳入诊断系统症状学诊断要求的焦虑相关症状。 结论:抑郁障碍症状学特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当前诊断工具的症状学诊断要求未有效涵盖这一特点;临床工作中对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识别存在不足;结合抑郁障碍患者对自身症状的评估有助于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