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贸易与我国食品工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关于我国食品对外贸易与食品工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该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回顾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诸多理论,揭示外贸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品对外贸易与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概况以及加入WTO后我国食品出口贸易和食品工业所面临严峻挑战,为进一步实证分析作铺垫;然后,利用大量数据对中国食品对外贸易与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协整模型分析了中国食品进口、出口与食品工业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费德模型揭示食品工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加入WTO后我国各省市食品出口对该省食品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大小,并对各省份归类,比较其异同。最后,分别从政府层面和食品工业企业层面对我国食品对外贸易如何更好地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食品出口、进口与食品工业经济增长之间构成了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我国食品进口和出口均对食品工业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两者对我国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比较小,出口增长率增加1%,食品工业经济才增长0.289%,进口增长率增加1%,仅能促进食品工业经济增长0.171%。(2)费德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食品工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效益,从而揭示食品出口促进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通过对费德模型的修正得到了食品工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经济效益参数为1.164,两部门边际要素生产力差异为0.15,说明食品工业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产出率比非出口部门高出0.15,如果食品工业出口增长1 %,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食品工业非出口部门产出将增长1.164%。所以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应鼓励食品出口,使我国的大宗农产品、土畜产品尽可能的经过加工后再出口,提高食品的附加值。(3)面板数据模型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食品出口对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很大的区位差异,大致分为四类:天津、广东属于第一类;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和安徽、河南、湖南、四川等农业大省属于第二类;陕西、北京、海南三省属于第三类;山西、内蒙古、江西、贵州、新疆五省属于第四类。由上述结论可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加强内资在食品工业的投资力度,放宽信贷政策,降低税收,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其次,在出口方面,应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继续扩大水海制品、蔬菜水果制品、动物制品、动植物油脂及腊、饮料、烟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政府应健全技术法规体系和食品安全体系,加强对出口食品的监管。政府还应为企业建立食品行业进出口预警机制和信息服务体系,减少信息壁垒给企业带来的障碍。在进口方面,加快我国进口关税制度改革,适度扩大进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整个食品工业的经济效率。
其他文献
借助数据库对《居延新简》中的用字作了详细调查,研究发现《居延新简》的用字规范度不够,同一个词在书面上有多种记录方式,字和词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汉代实际用字情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工具,自2003年引入我国以来,发展日趋迅猛,备受投资者关注。然而,我国REITs的发展时间短,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目前面临着较为严重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辅助假体植入矫正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AG)取出术后继发乳房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共23例患者42侧乳房
以职业教育中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为研究点,从实训学生、实训教师、实训学校的角度出发,综合三方面来谈专业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谐本身具有值得人们去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构建合理的秩序过程。人类良好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秩序
面对21世纪中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重视民生,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新农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一片繁荣。不可否认,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
目的:针对目前怒产生之生理机制临床和科研缺乏相关研究的现状,从睡眠质量和疲劳状况两个生理机能的主要方面着手,采用相关量表对大学生易怒人群开展调查;通过研究睡眠和疲劳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为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科学与艺术结合正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技术的发展过程非常接近于艺术的创造,它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知觉、感觉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