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活血软坚法延缓慢性肾炎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病程进展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t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益肾活血软坚法对慢性肾炎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病程进展影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07月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及门诊资料较为完整的患者72例,均符合慢性肾炎及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的西医诊断,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将同时采用中药益肾活血软坚法治疗的病例设为治疗组(n=36),因各种原因未采用中药益肾活血软坚法治疗的设为对照组(n=36),疗程3个月,一般治疗1-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部分病例继续随访,定期检查肾功能,并根据患者意愿可继续服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BUN、Scr)、血压(SBP、DBP)、血脂(CHO、TG、HDL、LD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Upr)、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肝功能(AST、ALT)等指标及中医症状、体征及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以回归分析法计算血清肌酐倒数(1/Scr,mg/dl)与时间(月)的直线回归斜率b值作为评估肾功能下降速度的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长期治疗的肾功能进展趋势,根据b值从理论上预测3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的人数。   结果:1、对肾功能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呈上升趋势,两组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疗前后b值差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值从理论上推算两组治疗后3年内进入EsRD的人数,治疗组治疗前14例,治疗后6例,对照组治疗前13例,治疗后13例,治疗组治疗后3年内进入ESRD的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SBP、DBP)、血脂(CH0、TG、LDL)、24hUpr、Fjb呈下降趋势,血脂(HDL)呈上升趋势,组内比较,血压(SBP、DBP)、24hUpr、Fib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SBP、DBP)、血脂(CHO、LDL)、24hUpr、Fib呈下降趋势,血脂(TG、HDL)呈上升趋势,组内比较,血压(SBP、DBP)、24hUpr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前后差值比较,Fib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中医症状、体征及证候积分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腰膝酸痛、倦怠乏力、面色少华、面色晦暗、面肢水肿、胃纳不佳、夜尿清长等症状、体征的证候积分以及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腰膝酸痛、倦怠乏力、面色少华、面色晦暗等症状、体征的证候积分差值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长期应用益肾活血软坚法治疗慢性肾炎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有助于延缓病程进展,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纤溶障碍,改善腰膝酸痛、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等临床症状,并且治疗时间越早,疗程越长,疗效越好。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僵蚕四草汤治疗肾性血尿风热伤(肾)络证的临床观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并为临床治疗肾性血尿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方法:本临床观察采用治疗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既往收住入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常规传统治疗,及实施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后情况,进行比较及回顾性分析,评价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效
用南极长城湾水域1992~1995年三个夏季(12月~3月)网采浮游植物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共鉴定浮游植物72种,其中三个夏季都采到的共有种33种,占总种数的45.83%;各年夏季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分别为6873.82×104个/m3、208.48×104个/m3和1027.36×104个/m3。主要优势种有聚生角毛藻(Chaetocerossocialis)、海链藻属(T
目的:探讨益肾通肺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肾通肺汤高、中、低剂量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