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地球上水域和陆地相互交错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它具有着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性,它具备降低雨洪灾害、净化环境、调节生态微气候、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多种功能。沈阳秀湖湿地公园是辽宁省沈阳市重要的城市湿地公园,是蒲河的源头之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以沈阳秀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地的调研和综合归纳法等,进行景观生态规划研究。首先,通过理论与案例学习,了解并掌握湿地公园的景观生态规划应该包含的内容和规划方法,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对湿地公园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进行界定,研究从景观生态学理论衍生出来的景观生态规划应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形态和景观空间结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恢复理论进行学习,为后文的生态修复规划做理论基础。分别从不同角度选择与沈阳秀湖湿地公园有相似之处的英国伦敦湿地公园、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合肥肥西县三河湿地公园和北京野鸭湖城市湿地公园四个典型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学习借鉴。其次从秀湖湿地公园现状基础条件、景观结构现状、生态环境现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秀湖湿地公园的现状。总结分析得出,秀湖湿地公园现状存在斑块连通性差,景观结构无序化;人为干扰过大,保护意识薄弱;水质较差,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河流缓冲区域小,有行洪隐患;植被物种单一,野生动物与栖息地减少等五个主要问题。然后,综合理论实践经验,结合秀湖湿地公园的现状基础条件和问题,对其进行景观规划和生态恢复规划:其中景观规划先对其进行景观分区,依据实践案例学习和秀湖湿地公园本身的资源基础和发展目标,将其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施行各区区别管理的方式,达到湿地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再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对湿地公园的景观结构进行规划研究,将景观斑块划分为林地、农业和旅游业与村屯斑块三种类型,通过河流和道路廊道将各斑块连接成相互独立又连通的有机整体。生态恢复规划主要目标是解决湿地公园水质较差,生态系统薄弱;河流缓冲区域小,有行洪隐患;植被物种单一,野生动物与栖息地减少等三个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秀湖湿地公园的规划与保护研究,旨在为其他城市湿地公园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并为我国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