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及当代价值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针对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发表了若干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四有”新人思想。这一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发展,促进了“四有”新人培养的实践进程。本文将从形成发展、基本特征、理论来源、思想借鉴、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六个方面探讨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  第一章: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阶段和鲜明特征。本章通过对1949年至1992年期间邓小平关于人才培养相关论述的收集和整理,梳理出邓小平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观点及其发展变化,从而明确“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同时分析“四有”新人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鲜明特征。  第二章: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借鉴。本章论述了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新人思想的理论渊源,指出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一系列主张和观点,对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主要内容。本章论述了“四有”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从政治、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角度说明了新时期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培养“四有”新人的主要内容以及培养“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等问题。  第四章: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从理论视角、学科视角、实践视角三方面分析了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对于当前丰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以及引导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对原有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进行了大幅修改,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地位。2013年1月1日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实施之后,民事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平台。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的社会治理我们称之为服务型治理。社会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