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变迁及重建研究——以台州市椒江区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指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的基础.工业社会,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降低了生态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如同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及其居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规划和建设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使之为城市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以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为指导,并应用行为分析方法及景观感知测量方法(其中包括服务半径分析及可视性分析等)对台州市椒江区生态基础设施的组成、功能及格局变迁过程进行综合研究,在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建的理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椒江的规划实践中,希望为其它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指导.该文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1)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农业时代)农业时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生态思想对城市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从早些时候的顺从到后来的尊重和适应,这个过程主要体现在城市与自然山水相融、人与生物共生及城市紧凑发展等方面.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组成、功能及格局在这种感性的生态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和延续.农业时代城市与自然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及技术的落后,城市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因此,如果技术的进步与自然系统的维护能有机结合,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将会更加完善,城市将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类理想的栖居地.(2)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丧失(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初期,人类生产力快速提高,人对自然的态度由以前的尊重转变为改造和征服自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在以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城市建设思想指导下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成为远离自然的栖居地.工业时代中期,人们认识到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在指导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规划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地走向完善.同时,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此规划理论和方法在指导城市生态建设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城市生态环境得不到完整的、系统地维护和培育,城市成为渴望自然的栖居地.(3)重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重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成为必然,考虑到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城市与生态、人工与自然的双重性,在总结椒江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变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规划、景观安全格局以及城市规划相关理论,提出中观尺度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方法,并将此理论应用于椒江的规划实践中.通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建,城市成为回归自然的栖居地.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理论进行了应用展望,并总结对其它城市生态建设的启示.
其他文献
道路作为沟通城市之间的纽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地物之一,道路信息在交通、导航、军事、测绘等诸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需要定期更新道路信
党的八大会议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针对党内滋长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等脱离实际的倾向,党中央决定,从1957年5月开始,在党内进行一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位于干旱环境下的玛纳斯河流域具有独特的景观分布和格局状况,过去50年里,该流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该研究以地球信息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地学信息图谱为理论依据,采用地理信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中最重要的水分输出机制,地表蒸散发与地表水热平衡息息相关。然而,在山地特殊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山地地表蒸散过程表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及地形相关
如何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是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目前从城市角度,系统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本文首先综合分析了SDI的定义、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SDI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体系,其内涵是为共享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所采取的技术和非技术手段的综合。共享和应用的载体、方式
设计了一种基于NI虚拟仪器技术的多种速度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NI PCI-5112采集分析信号数据,在NI LabVIEW图形化开发环境下编制不同的测试程序,对被测信号进行快速
该文首先从海洋的地学特点出发,阐述了海洋GIS与陆地GIS的不同;然后根据物理海洋学中所涉及到的海洋现象入手,讨论了海洋现象表达与海洋要素数据表达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和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中亚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跨界流域问题和生态系统变化导致了诸如“咸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以中亚咸海两大支流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为
土壤-植被系统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由土壤蒸发、植被蒸腾和植被降雨截留损失三部分组成,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能量和水分交换的主要过程。蒸散发消耗了地表获得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