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信息,寄生蜂通过学习行为高效利用环境中的化学信息物质从而提高其找到寄主的效率。在生物防治的背景下,利用寄生蜂的学习提高其对钻蛀性害虫寄生率的研究需求迫切。本实验基于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的学习行为,以不同学习日龄的川硬皮肿腿蜂雌蜂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学分析明确了不同学习日龄川硬皮肿腿蜂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虫粪和受害松树挥发物的学习记忆差异。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CREB(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基因筛选,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出川硬皮肿腿蜂的2个CREB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REB1、CREB2在不同学习日龄川硬皮肿腿蜂中的转录表达图谱,同时分析CREB基因在不同虫态和不同学习经历成蜂的表达情况,为探究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记忆机制积累研究资料、提供数据支持,取得如下结果:(1)在川硬皮肿腿蜂行为学研究中发现,对于松墨天牛虫粪和受害松树的挥发物成分,不同种挥发物对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刺激作用不同,同种挥发物不同浓度的作用也不同。α-蒎烯、β-蒎烯、桉树脑、柠檬烯、3-蒈烯对有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均有引诱作用,β-月桂烯对川硬皮肿腿蜂有显著趋避作用,且对有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趋避作用加强。(2)川硬皮肿腿蜂的转录组包含190451条Transcript序列和110003条Unigene序列。转录组数据Unigene序列经数据库对比,NR数据库注释54349条,NT数据库注释40 917条,KO数据库注释29522条,SwissProt数据库注释44034条,PFAM数据库注释48133条,GO数据库注释48415条,KOG数据库注释28521条。经GO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过程基因、细胞基因、结合基因数目分别为30697条、18573条、29319条;KOG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一般功能预测3995条、信号传导机制3673条、翻译后修饰、蛋白质转换和伴侣共有3133条,合计占全部unigenes的37.87%。参与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代谢、有机系统的unigenes分别为9078条、8447条、6032条、5198条、5048条。经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共有包括部分CREB基因在内的109条基因在川硬皮肿腿蜂不同虫态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3)试验克隆出2个川硬皮肿腿蜂CREB基因序列,CREB1基因编码44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48.06 kDa,与造纸胡蜂(Polistes dominula)CREB基因相似率达77.27%,CREB2基因编码10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2.07 kDa,与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CREB基因相似率达74.14%。(4)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REB1、CREB2在不同学习日龄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中的表达,结果表明CREB表达与成蜂学习记忆效果具有相同(近)的趋势,即随成蜂学习日龄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6天达到最高,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学习记忆与CREB基因表达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