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贸易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有关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激烈纠纷;“毒黄瓜事件”、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各种流感等事件在媒体的大肆作用下紧紧抓住了全世界人民对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注意力。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质量因素是主要部分;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利用极具隐蔽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将我国的农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出口状态、出现的问题以及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以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有密切往来的发达国家美日欧为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标杆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由于质量问题而遭受阻碍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与美日欧市场不同的质量标准体系在相关农产品类别上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文献进行回顾;其次,对我国入世以来农产品出口现状进行分析;接下来,本文先以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情况为例比较分析,然后将我国的质量标准监测体系与美日欧的标准在在相关类别上进行比较。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逆差逐年巨额增长、出口种类极其单一、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日欧市场、贸易方式的科技含量较低。其次,以我国农产品在亚洲出口第一的日本市场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主要集中在水产品上,而主要的质量问题就是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以及生物毒素污染;同时从对比国内外不同的质量标准中得出我国问题所在,即标准较低,体系不完善,接着对我国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界定。再次,本文得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则是从政府、行业以及企业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质量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