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1.观察不同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分布情况及特点;2.分析不同类型DME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 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的疗效;3.研究不同类型DME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的微循环结构及形态变化情况;4.为不同类型DME患者抗VEGF诊疗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法]第一部分DME的分型情况本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DME的患者。一共40例(56眼)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特征对DME进行分类,将DME患者分为弥漫性视网膜增厚型(Diffiuse Retinal Thickening,DRT),黄斑囊样水肿型(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型(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三种类型。首先分析各型DME的占比情况,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情况,随后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DME与BCVA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不同类型DME抗VEGF的疗效分析第一部分研究中包括DME患者40例(56眼),均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在第3针完成后,如黄斑中心凹厚度(CMT)>300μm则继续给药。随访6个月后对不同类型DME的CMT、BCVA以及注射次数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不同类型DME的OCT及OCTA微循环情况分析及预后探讨第二部分研究中包括DME患者40例(56眼)均记录不同类型DME患者抗 VEGF 治疗前后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外界膜(External Lmiting Membrane,ELM)的破坏程度及恢复眼数,利用OCTA及OCT观察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及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VD)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FAZ面积、VD与EZ、ELM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部分DME的分型情况DRT型占23.2%,CME型占42.9%,SRD型占33.9%,三组患者基线CMT存在显著差异(P<0.05)。DRT、CME和SRD三组患者BCVA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RT、CME的CMT与BCVA存在相关性,(r=0.562,r=0.777,P=0.046,P<0.001),SRD 患眼 BCVA 与 CMT 之间无明显关系(r=-0.427,P=0.068)。第二部分不同类型DME抗VEGF的疗效分析DRT、CME、SRD组患者治疗前CMT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1月时CMT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6月时CM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T、CME、SRD组治疗6个月后C MT 改变量分别为:121.92±73.83、369.87±283.33、272.53±231.6,三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BCVA在1、3、6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RT、SRD治疗后1月、3月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CME治疗治疗后1月、3月、6月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RD注射次数最多,DRT注射次数最少,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三部分不同类型DME的OCT及OCTA微循环情况分析及预后探讨DRT、CME、SRD三组SCP的V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DCP的VD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RT、CME、SRD三组患者治疗SCP的FAZ面积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DCP的FAZ面积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存在EZ被破坏眼数分别为:DRT 组 6 眼(46.2%)、CME 组 21 眼(87.5%)、SRD 组 15 眼(78.9%)。基线时,三组患者E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三组患者治疗6月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时,三组ELM完整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6月后与治疗前组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相关性,治疗前EZ、ELM与BCV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EZ、ELM与VD、FAZ面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 论]1.CME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最常见的类型;2.DRT、CME患者的BCVA与CMT存在正相关,SRD型的BCVA与CMT无明显相关性;3.不同类型DME抗VEGF治疗后,可显著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CM E和SRD治疗次数最多,但相对基线也明显改善;4.抗VEGF治疗DRT、CME、SRD患者后,不会导致浅层和深层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扩大以及血流密度减少;5.DRT、CME、SRD三组EZ、ELM与视力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与FAZ面积、V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