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政策的测量、演变及绩效研究——以苏浙沪为例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产学研合作在整合产、学、研主体间资源及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多项专门性政策将产学研合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过程中,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突出的特征?产学研合作绩效又具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产学研政策与绩效间是否存在某种密切联系?上述问题不仅是当前产学研相关研究的热点,更重要的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产学研政策,对不断完善我国的产学研政策体系和促进产学研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对产学研政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回顾,通过文本分析法,以政策文本作为分析单元进行编码,从政策力度、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三维度建立了基本政策分析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选择长三角三个代表性地区——苏浙沪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对其产学研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多维度剖析三地区政策发展的特点及差异。进一步,采用2000-2012年苏浙沪地区科技活动及合作专利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产学研绩效变化趋势,实证检验了政策存量、政策力度、政策工具对产学研绩效的影响。同时基于比较视角,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苏浙沪地区的产学研政策类型与三类合作绩效关联度的差异情况。  主要结论如下:(1)苏浙沪地区间的产学研政策在数量、力度、主体协同度、政策热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上与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一致。(2)产学研政策存量对企校、企研和企校研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3)产学研政策力度促进企校合作绩效和企校研合作绩效,对企研合作绩效无显著影响。(4)不同类型的产学研政策工具对三类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差异较大。(5)苏浙沪地区产学研政策类型与三类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关联度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本文从家庭居民在租房买房面临的风险入手来研究家庭购房决策时是否会从风险对冲角度考虑。本文认为家庭租房时要承担未来一段时间租金波动的风险,家庭买房时要承担买房和未来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和以此为基础提出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SS定理基于H—O模型的假设条
我国既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的贸易大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加大,以2008年为例,按照WTO统计数据,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农产品进口国。200
基金由于持有相同的股票而形成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基金投资者作为基金资金的来源,会根据其偏好、情绪、市场交易情况申购合适的基金。本文以我国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研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其技术创新能力对其他行业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电子信息企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微
梳棉机刺辊齿条的针高、工作角、齿深、尖厚及基部节距对纤维束分离成单纤维的程度,以及对减少短绒和纤维损伤、清除杂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