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纸,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曾以纸为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纸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用途很广泛,可以书写、绘画,可以撕折、粘贴,可用来包装,甚至可用来造房子等等,功能之多是其他材料所不能及的。它的艺术形式也丰富多彩:从中国传统平而艺术形式到后期发展的立体艺术形式,如,剪纸、折纸、纸扎等艺术形式。但这些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却被国外的艺术家发展的很好,比如,日本在学校教育课程里把折纸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可见,口本的折纸艺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普及的艺术形式,日本对折纸艺术的重视程度是别国无法企及的。除了折纸艺术,日本在造纸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发展,比如,日本的“和纸”艺术形式在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艺术成就。因此,笔者迫切希望中国能对纸文化、纸艺术形式的研究产生危机意识,对这方面的研究能够深入挖掘和补充。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三十多年里,纸渐渐被艺术家所重视,纸质材料也常见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那么,艺术家们对材料的态度有没有发生改变,材料在雕塑艺术作品中所充当的是什么身份?在材料的运用上有什么规律?对于笔者来说,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雕塑的本体研究出发,主要对雕塑材料中纸质材料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研究、作品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纸质材料的类别和性格特点等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对纸浆的制作方法和纸质材料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进行重点研究,并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试着总结出纸质材料的运用规律。笔者强调不会脱离雕塑作品本身来谈论材料的运用,否则其结论必然会不符合事实规律,不具备参考价值。本论文首先阐述了造纸术的出现和纸质材料的类别,重点对纸质材料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以及对纸艺术形式的变化与发展做进一步阐述,旨在本章节对纸质材料有一定的认识;第二,阐述了各类纸质材料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中的运用,重点对纸质材料中成品纸和半成品纸的运用进行作品解析,研究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选择材料的原因。并分析不同时期纸艺术作品中纸质材料的造型艺术变化;第三,笔者对个人实践中使用纸质材料创作时的方式方法进行阐释,分别从选材、制作与运用中得到一定的认识和启发,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最后,对此课题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