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rora协议的万兆串行数据传输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ahaner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信息量的不断增加,信息传输系统速度和吞吐量日趋提升,人们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行传输技术因为存在信号偏移、时钟抖动以及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满足高速传输系统的需求。而高速串行传输技术凭借其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和接口简单等优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并行传输技术,成为了主流的高速数据传输方式。本文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为平台设计了万兆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利用Xilinx公司Virtex-7系列FPGA中的高速串行收发器GTH为主要传输手段来实现,数据传输速率能达到10Gbps。高速数据传输接口使用Aurora协议来处理。利用Xilinx配套Vivado开发软件对FPGA进行设计,首先对万兆以太网和万兆数据串行传输技术进行认真研究,深入分析Aurora协议和内嵌的高速串行收发器GTH的结构。然后通过Aurora协议结合FPGA内部逻辑设计出万兆串行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传输系统总体框架和内部各个具体功能模块,并对设计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给出对应的工程实现方法。最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仿真和实际板级测试验证,在FPGA开发平台上进行了实际系统测试,通过Vivado中的Set up debug工具和思博伦Spirent网络测试仪以及配套软件对系统功能、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均能满足系统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胃肠道“裸区”及“信封”的组织学结构及其普遍性。2.初步探索胃肠道“裸区”及“信封”的组织学结构与“第五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完整的胃、结直肠、小肠及其系膜标本进行裁剪、固定、包埋后行整块组织大切片,进行HE、Masson及免疫组织化学(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ytokeratin,Pan-CK)染色,研究胃肠道“裸区”及“信封”的组织学结构及“第五转移”的特点。使用扫描电子显微
紫茎泽兰作为一种有毒有害杂草,将其水解为还原糖(Total Reducing Sugars,“TRS”)应用于工业乙醇生产和医药食品方面,这一研究将是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的一个新途径。本文首先开展油浴加热-磁力搅拌辅助水解反应和超声波-微波辅助水解反应对紫茎泽兰水解制取还原糖的催化剂筛选和水解条件的研究;然后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微波辅助分子筛催化紫茎泽兰水解制取还原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建立分子
一、材料与方法1.培养基斜面培养基、液体发酵培养基。2.致病性爱德华氏菌菌株于发病黄颡鱼肝、脾器官致病部位以及腹水中分离纯化,经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RNA鉴定,试验室保
《现代汉语词典》(2002商务版)中对灾难的解释是:“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造成灾难的事件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灾害,一是重大的人为事故,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