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超声下丙泊酚影响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的有效血浆浓度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心动超声观察不同浓度丙泊酚对60~69岁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丙泊酚影响此年龄段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有效血浆浓度。  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45例,年龄60~69岁,ASA I~II级,无心血管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TCI血浆浓度随机分为3组(I~III组, n=15),分别为3.3μg/ml、4.3μg/ml、5.3μg/ml,于注药前(T0)及注药后1 min(T1)、3 min(T2)、5 min(T3)、8 min(T4)、10 min(T5)用无创监测记录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同时用心动超声连续监测左心室活动情况,并记录上述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心排血量(CO)。  第二部分:选取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60~69岁,ASA I~II级,无心血管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TCI血浆浓度随机分为5组(I~V组,n=10),分别为3.5μg/ml、4.0μg/ml、4.5μg/ml、5.0μg/ml、5.5μg/ml,于注药前(T0)及注药后1 min(T1)、3 min(T2)、5 min(T3)、8 min(T4)、10 min(T5)用无创监测记录动脉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同时用心动超声连续监测左心室活动情况,并记录上述时间左室舒张末期内径(Dd)、收缩末期内径(Ds)、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心排血量(CO)。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分别计算丙泊酚引起老年患者EF下降幅度>10%及20%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以及FS下降幅度>10%和20%的EC50、EC95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  结果:  第一部分:(1)与T0比较,I组T2、T3、T4、T5时间点SP、DP、CO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F、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T0比较,II组T2、T3、T4、T5时间点SP、DP、CO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3、T4、T5时间点EF、F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T0比较,III组T2、T3、T4、T5时间点SP、DP、CO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T4、T5时间点EF、F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II、III组患者诱导前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T3时II、III组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F、F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比较,T3时III组EF、F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部分:I~V组 T3时间患者 EF下降幅度>10%的血浆靶浓度 EC50为4.40μg/ml,其95%CI为4.09~4.69μg/ml,EC95为5.43μg/ml,其95%CI为5.04~6.37μg/ml, EF下降幅度>20%时的血浆靶浓度EC50为5.20μg/ml,其95%CI为4.92~5.74μg/ml, EC95为6.19μg/ml,其95%CI为5.69~7.98μg/ml;FS下降幅度>10%的血浆靶浓度EC50为4.01μg/ml,其95%CI为3.52~4.32μg/ml,EC95为5.19μg/ml,其95%CI为4.78~6.32μg/ml,FS下降幅度>20%的血浆靶浓度EC50为5.20μg/ml,其95%CI为4.92~5.74μg/ml,EC95为6.19μg/ml,其95%CI为5.69~7.98μg/ml。  结论:  第一部分:(1)在本研究中,丙泊酚对60~69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与丙泊酚浓度具有相关性;(2)随着丙泊酚浓度的增加,对60~69岁患者的心肌收缩产生抑制作用,当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3μg/ml时,对该年龄段患者的心肌收缩无抑制作用,可安全用于此年龄段患者的麻醉诱导,当丙泊酚血浆浓度为4.3~5.3μg/ml时,对此年龄患者心肌收缩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3)3.3μg/ml浓度的丙泊酚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当丙泊酚浓度为4.3~5.3μg/ml时,血压的下降主要由扩张外周血管及抑制心肌收缩的作用引起。  第二部分: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丙泊酚对血压及心功能各项指标随浓度上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在注药后5 min达到最大效应,此时EF下降>20%的丙泊酚有效浓度EC50为5.20μg/ml,EC95为6.19μg/ml,而临床麻醉工作中的全身麻醉诱导时间低于5 min,并且本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各监测时间点 EF始终大于50%,提示丙泊酚用于无心血管疾病的60~69岁的患者具有较高安全性。
其他文献
结合某江海产业园区规划展示馆异型幕墙工程实例,对该工程异型幕墙结构、材料选型、构建加工、安装施工等工序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平板玻璃冷弯技术,解决了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
为了解决钻孔灌注桩因灌注过程控制不当导致的混凝土超灌高度过大的问题,对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一种新型的超灌控制仪.分析发现,混凝土超灌高度受
以上海市某公路改建工程为例,通过对悬臂式挡土墙预制装配的各种形式比选,对选定的“承插”和“栓接”两种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对两种形式足尺构件的加载试验,对比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