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能够提高公司的预期生产率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整体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从而推动公司成长。本文通过建立衡量科技创新对于公司相对重要性的指标,研究科技创新对于公司经营绩效、经营风险和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作用。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股票收益率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最后,本文建立科技成长期权因子,验证其对于风险和收益的影响是否显著区别于其他风险因子。为了衡量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期权对于公司的重要性,本文利用Kogan,Papanikolaou,Seru,and Stoffman(2016)整理的专利数据库,建立从1961年到2011年所有上市公司的科技成长期权指标。本文利用公司在过去三年获得授权专利的总数量作为衡量公司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期权的代理变量。作为公司科技创新行为的成果,专利数量体现了公司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增长率。专利数量越多的公司,科技创新为其带来的成长机会越多,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获得成长的比例越高。此外,本文采用公司在过去三年取得专利的总价值作为衡量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期权价值的代理变量。拥有专利价值越高的公司,科技创新为其带来的成长期权对于公司的价值越大,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获得成长的比例越高。其中,专利价值的计算方法来自Kogan,Papanikolaou,Seru,and Stoffman(2016),他们通过计算专利授权消息前后公司股价的变化,并以此来估算专利的商业价值。首先,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科技创新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利用年度Fama-Mac Beth(1973)横截面回归分析,本文发现科技创新与公司下一年的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科技成长期权指标与公司在下一年的权益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和现金流(CF)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后,本文针对科技创新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建立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模拟组合并对组合收益率进行因子回归分析,本文发现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模拟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并不能够被已有的风险因子所解释。在分别加入Carhart(1997)四因子模型,Fama and French(2016)五因子模型以及Hou,Xue,and Zhang(2015)Q因子模型进行因子回归分析后,本文发现,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模拟组合仍然存在显著的超额收益。为了保证科技成长期权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不受公司其他特征性变量的干扰,本文对样本中股票的月收益率进行月度Fama-Mac Beth(1973)横截面回归。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与股票横截面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不受公司其他特征性变量的干扰,科技成长期权指标与股票横截面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了验证科技创新对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影响机理,本文首先对科技创新与公司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科技创新与公司经营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期权会显著提高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通过对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模拟组合收益率进行因子回归分析,本文发现错误定价因子不能解释组合的超额收益率,而Fama and French(2016)五因子模型中的盈利性因子和投资因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利用分组Fama-Mac Beth(1973)横截面回归,本文证明公司当期经营绩效越差,科技创新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率的正面影响作用越大;公司股票特异性波动率越大,科技创新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率的正面影响作用越大。这些实证结果符合新古典主义Q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提出的科技创新对于公司的影响机理,即科技创新影响公司的动态投资决策,使公司的经营风险发生变化,从而对股票预期收益率产生影响。此外,实证结果显示,投资者有限关注效应并不能解释科技创新对于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影响作用。最后,本文建立科技成长期权因子多空模拟组合LMT(Leading Minus Trailing),将组合收益率作为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收益率,与其他风险因子进行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从1962年到2012年,科技成长期权因子(LMT1和LMT2)的月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0.36%和0.38%,夏普比率分别为0.21和0.13,显著优于市场组合。同时,科技成长期权因子组合能够在市场剧烈下跌期间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同时产生可观的收益,能够对市场组合产生很好的对冲效果。将科技成长期权因子加入到因子组合中后,能够显著提高市场切线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证明科技成长期权因子所代表的风险是市场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股票风险和收益的影响作用显著区别于其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