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下,在多彩的视听享受的影响下,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教师根据学生对电影的热爱而采取了影视教学的方式。这对于传统的文学讲授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决不可简单的照搬,甚至替代。
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审视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根据比较文学译介学的创造性叛逆理论,选取广大文学爱好者所熟知的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电影,采用对比分析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来论证在运用电影辅助文学的教学之中,由于创造性叛逆的存在,改编的电影使文学作品的面目全非或半非,文学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借电影引导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明确指出二者的不同,最终的讲授要回归到文本,提倡文学性阅读。
本文主体从主题、情节、人物、背景、结构和导演的个人意志六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的作品文本:《伊利亚特》、《悲惨世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法国中尉的女人》、《奥利弗·退斯特》,找出从文学文本到电影影像的创造性叛逆的实例,并思考如此改变的原因,从而引起对创造性叛逆的重视。这种分析的重点在于电影的改动对原作内涵和精神等所造成的缺失和影响,而不辨高下。希望对于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