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1000智能网络管理系统中CES业务的研究与改进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移动互联网、IP多媒体子系统等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大量的视频业务和数据IP化业务的不断涌现,基于SDH/MSTP(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的城域传送网面临巨大挑战,需从传统的电路交换型传送网向新一代分组化承载网络演进,以适应大容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运营需求,并实现移动回传、大客户专线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高品质业务的综合承载,而分组传输网技术-PTN技术就应运而生。   本文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PTN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首先从技术原理和应用方面对PDH技术和SDH技术进行对比,详细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差别及PDH技术到SDH技术的过渡,然后将SDH技术与PTN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介绍SDH技术在现阶段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PTN技术的优势、应用和普及原因等,最后介绍了国内的几种PTN设备及PTN网管系统,通过对比分析现状引出了作者参加的项目IMS-1000智能网络管理系统,并对此系统的构架、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曾参与了IMS-1000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从开发前的需求分析到文档设计、功能设计、模块设计、对象设计、代码实现、功能自测、入网测试、性能改进,直到最后的版本确定。本文首先介绍了IMS-1000智能网络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设计,为了便于理解还加入了图片说明,之后对系统中CES业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包括该模块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层次、依赖关系、物理结点、基本功能说明、时序图、数据库表设计、内存对象设计等,并根据系统后期的使用情况和入网测试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性能改进的方法以及之后根据这些方法进行改进。本文还通过收集改进前后的测试数据来进一步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保证系统的改进质量,确保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最后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做了总结,着重对系统中还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性能中还可以继续改进提高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在基于J2EE的应用开发中,架构是技术实现的关键,随着J2EE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开源轻量级框架。而一些企业在应用开发中要求对架构的设计在追求尽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
近年来,非均衡数据的分类问题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在地质勘探领域,岩石数据呈现非均衡特征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加上复杂储层存在勘探难度大等问题,传统的计算机辅
随着遥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地观测产品种类日益繁多,遥感影像空间与时间分辨率等大幅提升。如何从海量的遥感数据产品中提取有用信息是近年来遥感地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中水体信息的提取可以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水资源保护与监测、防灾减灾等应用中。然而,当前水体信息提取难以达到大规模的应用水平,主要问题在于遥感数据存在着数据量大、种类复杂等特点,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与时间。同时由于遥感
语音分离是指从带有噪声的混合语音信号中提取出需要的目标语音信号,应用于鲁棒性语音识别、助听器设计和移动语音通信等领域。当前的语音分离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语音分离性
电机的优化设计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所谓电机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国家标准、用户要求以及特定约束的条件下,使电机效率、体积、功率、重量等设计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有约束、多目标、多变量、多峰值的复杂非线性规划问题。因此,找到一种具有良好的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性的电机优化算法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将在多目标蚁群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将多目标蚁群算法应用于三相
近年来,随着移动无线网络的迅速普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层出不穷,移动无线网络呈现一种飞速发展的趋势。同时,P2P技术在传统有线网络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分布式计算、文件共
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和获取数据的技术。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将数据看作不同类型的事件,通过分析事件间的关系,将简单事件复合成具有更高级语义的复杂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识别技术。由于RFID系统与传统的识别技术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使得RFID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RFID系统
移动Ad hoc网络(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s)是一种新型移动多跳无线网络,具有自动建网灵活,无需基站设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MANET也具有明显缺点:如节点资源有限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多变性、异质性及动态性的等特点使得互联网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基于web的应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