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72小时内胃动力功能状况的变化,以期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及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80例。通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鼻胃管注水试验,记录每次注水量与抽吸残液量。对注水后抽吸残液量小于注入量1/2者起始肠内营养,以后每6小时抽吸胃内残留液,连续观察72h,其间死亡者终止观察。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组80例患者的胃动力功能恢复时间(31.94±21.626h)呈偏态分布,于观察期的前24小时,累计有55%胃肠动力功能有所恢复;前48小时,累计有82.5%胃肠动力功能有所恢复。72小时内未恢复者为9人,其中8人死亡。2.本组80例患者,当性别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时,胃动力功能恢复时间呈非正态分布,使用秩和检验进行发现: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比女性恢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脑梗死与脑出血这两种疾病类型相比,胃动力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3.本组80例患者入院后进行GCS评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鼻饲后监测胃动力功能恢复时间,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双侧检验,发现胃动力功能恢复时间与昏迷程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705,P=0.00)。4.本组80例患者中,于观察期内注水试验阴性后给予肠内营养者70例。其中1例在进行抽液法观察时,已超过72小时。69例进行抽液法观察时,有3例患者在进行EN时出现胃内容物潴留(占4.35%),其中2例于短期内死亡,1例调整EN速度后监测未出现胃潴留。结论:1.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后24~48小时内可逐渐给予肠内营养。2.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患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胃动力功能恢复更快。3.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昏迷程度越重,胃动力功能恢复越慢。4.鼻胃管注水试验与肠内营养衔接良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用于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胃动力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