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G中扭丝滞弹性效应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用得较多的是扭秤周期法,但各测量小组的结果在其误差范围内并不吻合,这说明目前实验中存在尚未被认识的系统误差,从卡文迪许使用扭秤测G开始,就有一个基本假设是:扭丝的扭转弹性系数是一个常量。1995年,Kuroda提出:由于扭丝的滞弹性,扭转弹性系数不是一个常量,它随频率而变化。这就有必要考虑滞弹性带来的误差。   滞弹性描述的是当物体承受应力时,它并不立即产生根据胡克定律所应当达到的应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缓缓地达到这个应变,当撤去应力时,所产生的应变并不立即而是缓缓地回复到零值,也就是说应变和应力有一个相位差。   本文主要是从金属材料的内耗理论及其力学性质出发,在测G理论基础上对滞弹性效应进行研究,考虑滞弹性效应对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检验滞弹性的两个实验,发现他们的实验并不能支持其结论,Kuroda等人实验中存在背景场作用力改变的问题,Bagley和Luther实验中存在温度以及多种因素影响Q值的问题。再根据滞弹性模型,设计实验检验滞弹性是否是影响系统品质因数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理论分析。  
其他文献
在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目标是在最小尺度上探索物质的构成。一种描述基本粒子与作用力的理论,现在大家称它为标准模型,假定物质的基本结构是由夸克和轻子通
学位
电子既是电荷的载体,又是自旋的载体。以研究和控制电子的荷电特性及其输运特性为主要内容的微电子学,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