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一项具有瞬时性的高强度脑力劳动,信息往往转瞬即逝,根据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记忆信息模式,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笔记在交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虽然笔记本身并不能构成口译成功与否的标准。但是,如果笔记记录方式不合理,就会干扰交传的正常进行。本文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探讨MTI口译初学者汉英交传中笔记的使用情况。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在第二章在文献综述中,笔者探讨了交传笔记的相关概念,包含笔记定义、原则、记录内容、布局等。接着通过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认识口译过程中注意力的分配情况。第三章,笔者引入实证研究,介绍实验方法,并对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MTI口译方向2012级四位学生进行交传笔记实验。第四章,通过实验结果,笔者对实验对象交传笔记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实验对象交传过程中注意力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讨论解决交传笔记中问题的具体策略,提出对MTI初学者进行笔记模仿教学法的建议,希望促进MTI学生正确认识笔记在交传中的作用,进而改善和提升译者笔记技能。第五章为本文的总结,包括实验的意义、不足和建议。实验口译原文为胡锦涛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原因在于此文本类型为致辞,语速适中,贴近口译工作现场,文本包含大量名称、数字,而且句式结构较严谨,这些内容很难单凭记忆记住,因此,学生需要借助笔记,这样可以更好地研究学生笔记记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