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著提高,然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新时期下,精准扶贫不仅是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下,思想和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贫困生资助政策,总体上来说对贫困生有所帮助,但是在资助过程中出现贫困生对象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以及贫困生心理问题严重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经济扶贫的同时,还应做好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是国家的发展力量中的重要群体,国家、社会各界有必要为其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本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以南昌地区高校贫困生为抽样调查对象,深入地分析当前贫困生思想问题的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他们进行精准帮扶的办法,对当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的概念,并对“扶贫”和“精准扶贫”两者进行界定。随后系统地阐释了我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进程和现行的贫困生救助政策体系;第二部分阐述了调查样本中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包括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情况、贫困生的经济来源以及贫困生家庭困难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了贫困生思想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贫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交主动性、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并做总结;第四部分从国家、学校、社会以及贫困生自身四大层面精准分析了其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贫困生的思想问题提出精准帮扶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