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溶解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盐的动力学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品位钾矿溶浸开采时,存在资源浪费严重和溶浸通道被阻断的问题,为了使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需改进开采方式及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溶浸开采工艺条件的研究,考察了溶矿固液比、溶剂中Na Cl的质量分数和Mg Cl2的质量分数三个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溶矿固液比1:0.5;溶剂配比为氯化钠含量为其饱和度的50%(Na Cl的质量分数为13.24%);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3%;溶解时间为72h。该条件下溶矿后矿液中KCl的含量大于1.2%,且盐矿骨架不坍塌,溶浸通道畅通,符合工艺要求。在上述实验结论基础上研究马海盐矿中K+、Na+溶解性能和溶解规律,分别选取质量分数为13.24%(即饱和度为50%)的Na Cl溶液和Na Cl+Mg Cl2混合溶液(Na Cl、Mg Cl2质量分数分别为13.24%、3%)为溶剂进行试验,并与水作比较,从而得出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动力学方程。测得数据绘制离子c-t图,进行非线性拟合后得到溶解动力学曲线;再用龙格-库塔微分方程组和单纯形优化法拟合求解stumm模型中的K、n两个参数,程序由matlab编写,最终确定离子的溶解动力学方程并得出不同溶剂中K+、Na+的溶解规律:溶剂中加入Na Cl时,矿液中K+的溶解速率明显增大,且矿液中Na+的溶解速率大幅度减小;再引入Mg2+,K+的溶解速率明显增大,溶解速率常数K由0.1126增大到0.8749,且矿液中Na+的溶解速率常数K也保持在10-10级水平。
其他文献
文昌鱼是现存与脊椎动物原始祖先最接近的头索动物,代表着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模式生物。目前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之一,它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易生物降解且无毒的高分子材料。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atedChitosan)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