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权法中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失相抵规则作为侵权责任法中一项重要的责任分配规则,其本质在于当被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扩大具有过错时,如何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合理的分配损害责任,以彰显法律的公平。过失相抵规则滥觞于古代罗马法中的“旁氏规则”,对大陆法律和英美法系的侵权法均有深远影响。过失相抵的法理依据可以从被害人分担损害与加害人责任减轻两个角度来分别予以讨论:就被害人角度而言,在于法益所有人自己承担责任的原则;就加害人角度而言,在于加害人的责任因被害人自己具有过错而有所减轻。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首先,应满足三个构成要件:被害人行为具有过错、被害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被害人的行为是不当行为。至于被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则不是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的构成要件。其次,过失相抵规则不仅在过错责任原则中可以适用,在严格责任中同样具有适用的余地,只是其适用有其特殊之处;过失相抵规则不仅在被害人自己具有过错时可以适用,在与被害人具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具有过错的场合,同样也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不仅在被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损害结果的扩大具有过错的情形下可以适用,在被害人本身的特殊体质而导致的损害发生或损害结果扩大的情形,也可以分不同情形而考虑是否类推适用。最后,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方法,学理上主要有比较过错程度、比较原因力大小以及二者兼而采之三种观点,实务中,法院在适用过失相抵规则来确定双方当事人各自应当承担的损害比例时,采用上述三种模式的都有,而导致责任分担的不规范和不统一,因此,应当采用以原因力为主,以过错程度为辅,并参酌其他因素来确定双方当事人的分担数额。
其他文献
在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输送带容易出现划伤、撕裂和跑偏等故障。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矿用输送带的在线监测,可以提高故障检测效率和精度,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了基于机器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其中有许多有益的成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弘扬。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对个人修心养性,对融合家庭、凝聚社会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间合作成为当前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作为我国行政体制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众维权意识的增强,社会性规制逐渐成为政府规制的重要内容,虽然放松规制的浪潮几乎席卷了全球,但是社会性规制却呈现出日益加强的趋势。改革开放三十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