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股神经结扎后,不同时期分别采用缝线解除、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三种方法修复后的效果,并为临床上修复医源性周围神经结扎提供参考。方法:手术制作大鼠股神经结扎模型后,60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随机抽取各20只。A组:缝线解除组;B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C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每组又根据对股神经修复时间不同分为即时修复期为0期、1月修复期为1期、3月修复期为2期和5月修复期为3期,每小组各5只。三种修复方法分别在各期修复术后3个月,进行大体观察及测量足基角和跟尾角,股神经的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检测,取股四头肌称湿重,取股四头肌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数相同截面积下的肌纤维数量、取股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算神经纤维通过率和截面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鼠运动时图像测量足基角及跟尾角。大鼠足基角角度: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分别与3月修复、5月修复期之间的角度有差异: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3月修复、5月修复期(P<0.05),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角度比较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P<0.05);在即时修复和1月修复期,缝线解除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角度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大鼠跟尾角:即时修复期与3月修复、5月修复期之间的角度有差异:即时修复期<3月修复、5月修复期(P<0.05);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角度比较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P<0.05);在即时修复和1月修复期,缝线解除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角度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2、股四头肌湿重:即时修复期与3月修复、5月修复期之间的重量有差异:即时修复期>3月修复、5月修复期(P<0.05)3、股神经传导速度:缝线解除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传导速度比较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在即时修复期,缝线解除组和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传导速度比较是不同:缝线解除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4、股神经动作电位:正常组与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动作电位比较是不同:正常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在即时修复期,缝线解除组与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动作电位有差异: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在1月修复期,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与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动作电位不同: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5、股四头肌肌纤维计数:5月修复期与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之间的肌纤维计数比较有差异: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5月修复期(P<0.05);在即时修复期,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与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肌纤维计数不同: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6、股神经纤维通过率:5月修复期与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之间的神经纤维通过率有差异:即时修复、1月修复期>5月修复期(p<0.05);缝线解除组与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之间的神经纤维通过率不同:缝线解除组>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组、结扎处股神经切除后吻合组(p<0.05)结论:股神经结扎后,采用股神经缝线解除的修复效果最佳,其次是股神经缝线解除加神经外膜松解,而股神经结扎处神经切除后吻合效果最差;三种方法修复结扎的股神经是越早修复越好,最好是即刻修复,在中晚期(>=3个月)三种方法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