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常见的妇女良性疾病,但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并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本文以外周血相关生物标志为研究对象,寻找有利于早期诊断EMs的微创或无创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方法,并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区分诊断EMs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帮助,对EMs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妇女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象与方法:分析健康对照组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80例,疾病对照组61例(卵巢癌45例,子宫内膜癌16例)外周血中相关生物标志。利用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8项生化指标;利用Cobas600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i2000SR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14项肿瘤标志物;利用液体芯片技术检测15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利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蛋白质谱。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诊断模型。结果:一、进行了血液相关生化指标对EMs的诊断研究,并建立了:1、EMs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0%和92.90%;2、EMs组与疾病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0%和80.30%。二、进行了血液相关肿瘤标志物对EMs的诊断研究,并建立了:1、EMs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40%和95.30%;2、EMs组与疾病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90%和83.60%。三、完成了外周血多项细胞因子检测对区分诊断EMs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研究,建立了疾病对照组和EMs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89,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20%和63.90%。四、应用寻找到的有差异的生化、肿瘤标志物及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建立了区分诊断EMs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模型,其曲线下面积可以达到0.911,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70%和80.30%。五、利用MALDI-TOF/MS蛋白质谱技术对EMs的血清蛋白多肽谱在诊断EMs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索,并建立了:1、EMs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1%和85.7%;2、EMs组与疾病对照组的鉴别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8%和77.4%。结论:本文应用外周血中生化、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和蛋白多肽等不同类型的生物指标分别建立了EMs与正常健康对照组和EMs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鉴别诊断模型,并应用生化、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建立了EMs与疾病对照组之间的联合诊断模型。提高了应用外周血生物标志对EMs的鉴别诊断率,为临床诊断EMs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