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就自尊水平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在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三个维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同时更进一步地探求了在口语产出过程中哪些语篇特征体现了口语产出者自尊程度的高低。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的手段,探索了自尊与口语产出的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对超语言信息和交际策略的定性分析来寻求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在口语产出过程中的差异,并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尊的理论;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尤其是,监控模式的理论模式对本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中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同时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本研究随机抽取西北师范大学42名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看图讲故事为口语产出任务,采用录音、转写以及自尊量表为工具采集数据,从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三个维度分析自尊与学习者口语产出水平的相关关系。这六项指标分别是:速率A、速率B、无错误小句的比率、句法复杂性、句法多样性和词汇多样性比。量化的数据通过SPSS13.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处理。同时,通过对语篇层面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在口语产出中的差异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后得出如下实验结果:1.在叙述性口语产出任务中,自尊水平与口语产出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均呈现出高度的正向相关:高自尊组速率A和速率B的均值都高于低自尊组,同时,无错误小句比率也显著大于低自尊者;但就口语产出任务复杂性方面,没发现自尊与口语产出的复杂性的相关:句法复杂性、句法多样性以及词汇多样性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2.对语篇层面的超语言信息和学习者所采用的交际策略的分析结果揭示了高自尊和低自尊者在口语产出过程中有差异:高自尊者停顿的次数明显少于低自尊者,而且低自尊者大多停顿是为了缓解紧张心情,而这种情况在高自尊者身上很少出现;在进行自我修正时,高自尊者大多数的修正是重复错误的形式,并且表现得很自信,(停下来又马上开始);而低自尊者更多的是对已产出的重构或替换,在进行自我修正时,往往是停下后,用一些语气填充词延长停顿时间,然后再继续;低自尊者在口语产出时经常表现出过度依赖预制形式,高自尊者则表现出冒险地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词汇或句式。最后,作者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讨论,阐述了本研究对中国外语或第二语言口语教学的启示,并对今后其他研究者对此类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此研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主要是监控模式和口语产出假说。第四部分主要是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假设、被试、工具、数据测量,数据数据收集程序和数据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果和讨论。第六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论,简要概述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对口语教学的启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